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響應團省委和校團委關于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6月26日,信陽理工學院“青春賦農”鄉村振興實踐服務團成員走進新縣周河鄉、箭廠河鄉,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信陽理工學院黨工委常務副書記李振東,紀委書記、學工部部長耿曉菊及全體輔導員參與活動。
追尋紅色足跡,賡續精神血脈
團隊成員深入周河鄉、箭廠河鄉的革命遺址,實地開展紅色資源調查。隊員們懷著崇敬之情探訪革命故地,聆聽歷史回響,深切感悟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光輝歷程和偉大精神。在實地探訪的基礎上,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學習體會,面向當地群眾開展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將黨的創新理論和紅色基因傳遞給基層。團隊成員們表示今后將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跨越數字鴻溝,賦能智慧生活
聚焦鄉村老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實踐團成員走訪村民,開展數字素養提升服務。他們耐心細致地為當地老年人講解智能手機、常用APP的基本操作,提醒村民們不點陌生鏈接、強調轉賬前必須電話確認等問題,并引用真實詐騙案例,讓老人們在掌握數字技能的同時牢牢記住“不輕信、不轉賬、多核實”的安全原則,放心享受智能生活的便利。
守護綠水青山,科技助力生態
運用環境工程等專業知識,實踐團成員開展生態環境檢測工作。他們對當地的水源、土壤等關鍵生態指標進行科學規范的取樣,并運用專業設備和技術進行初步分析評估。通過對水質、土質等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為當地生態環境狀況提供了專業化的參考依據,展現理工科技在守護鄉村綠水青山、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護航鄉村未來,播撒希望種子
情系鄉村教育,守護兒童成長。團隊成員組織開展大學生助學政策宣講和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他們向留守兒童及家長詳細介紹國家及學校的各項學生資助政策,讓村民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同時,團隊成員通過生動講解防溺水安全知識和緊急情況下的自救互救技能,切實提升鄉村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筑起安全防線。

此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將“小我”融入祖國“大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鄉村振興中點燃青年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