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大學生新聞發布平臺
大學生新聞網

赴黃山歙縣“墨韻徽音·尺素傳家——解讀徽州家書文化基因”實踐團成果總結

一、實踐內容

徽州古城文化考察

    徽州古城是本次實踐的首站。實踐團成員漫步古城街巷,參觀了許國石坊、徽州府衙、斗山街等標志性歷史遺存,直觀感受徽派建筑的精巧與古樸。在走訪過程中,成員們發現古城內傳統民居與現代生活相互交融:既有游客如織的老字號店鋪和徽菜館,也有當地人悠閑生活的尋常巷陌。這種古今交融的場景讓大家體會到徽州古城作為活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在古城考察中,實踐團特別關注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態和文化傳承情況。成員們走進古城深處的尋常人家,與居民圍坐交談,傾聽他們講述家族往事和書信故事。其中包括許多老人回憶起過去外出謀生的親人通過書信維系親情的歲月,以及家中長輩以書信教誨子孫的家風故事。這些鮮活的講述使成員們深刻認識到,家書在徽州傳統社會中不僅是信息傳遞的載體,更承載著倫理綱常、家風家訓和桑梓深情,成為傳承家族文化的重要紐帶。一位歙縣本地老人拿出珍藏多年的祖輩家書復印件,動情地為成員們朗讀其中片段。信中既有對家中妻兒的思念與叮囑,也有對后輩讀書上進、清白傳家的殷切期望。這些樸實真摯的文字讓實踐團成員深受感動,更加直觀地體會到徽州家書所蘊含的文化力量。

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參訪

    實踐團第二站來到位于古城內的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該館通過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全面展示了徽州地區的歷史沿革和文化成就。在博物館內,成員們重點參觀了“徽商與家書”專題展區,這里陳列著數百封明清時期徽州商人的書信原件和抄本,以及相關的契約、賬冊等文書資料。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徽商生活與情感世界的窗口。
    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徽商“賈而好儒”的獨特文化傳統。徽商在外經商致富的同時,不忘始終保持著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他們留下的一封封家書,不僅記錄了經商過程中的見聞與艱辛,也寄托了對家人的深情問候和對子女的諄諄教誨。例如,一封清代歙縣商人寫給兒子的家書中,勉勵兒子勤奮讀書、修身立德,并詳細詢問家中田產和妻兒近況,字里行間洋溢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意識。通過這些實物史料,成員們深刻體會到徽商“賈道儒行”的精神:他們一方面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縱橫商海,被譽為“徽駱駝”;另一方面又堅守儒家倫理,將誠信、孝義等價值觀融入家書家教之中,使商業經營與家風文化傳承相輔相成。除了家書文書,博物館中陳列的徽墨、歙硯等文房四寶精品以及徽州古建模型也令成員們嘆為觀止。這些展品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印證了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博物館參訪,實踐團成員對徽州歷史文化有了更系統、深入的認識,也為后續討論“家書與家國情懷”積累了豐富素材。

梁壩水利文化體驗

    漁梁壩是本次實踐的最后一站,也是最令成員們難忘的文化體驗。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石壩橫亙于新安江上游,是古代徽商水路運輸的重要樞紐,被譽為“江南第一都江堰”。實踐團抵達漁梁壩時,首先沿著江邊的青石古道漫步,眺望湍急的江水沖刷著歷經數百年風雨的條石壩基,耳邊仿佛回響起當年徽商船隊啟程時的號子聲。站在壩上遠眺,青山如黛、碧水長流,實踐團成員真切感受到古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智慧。
    在漁梁壩景區,實踐團還特別參觀了當地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漁梁魚燈”的制作工藝。魚燈是徽州傳統燈彩藝術的一種,因外形似魚而得名。傳承人一邊熟練地扎制竹篾骨架、糊紙繪畫,一邊向成員們講解魚燈的文化寓意:魚燈寄托著“順水行商,以燈引路”的美好愿望,象征著徽商在外闖蕩時順風順水、一路光明。當一盞盞栩栩如生的魚形燈彩在暮色中點亮,搖曳的燈火映照著新安江面,這一刻將徽商文化的歷史記憶與實踐團成員的現場體驗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令實踐團成員最為動容的,是漁梁壩所在地居民所講述的當代故事。據當地居民介紹,如今的漁梁壩不僅是歷史遺跡,更是新安江上游重要的泄洪分洪區。每年的梅雨季節,為了保障下游城鎮的安全,漁梁壩附近的居民都會主動撤離世代居住的老宅,配合政府分洪調度。“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在這些普通百姓身上得到了生動體現。在采訪中有一位居民深情地說:“這條江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徽州人,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小家。”這種樸實而真摯的家國情懷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實踐團成員。大家認識到,從古代徽商“家國同構”的擔當,到當代百姓舍己為公的胸懷,徽州大地上的家國情懷一脈相承,從未中斷。

二、實踐反思

    本次“墨韻徽音·尺素傳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引發了實踐團成員的諸多思考。
    首先,關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思考。實踐中我們看到,徽州古城的歷史文脈在現代社會中依然生生不息:古老的民居里仍有居民世代相守,傳統的節日習俗和手工藝在當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續。然而,也有一些珍貴的文化記憶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例如,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手寫家書的傳統在年輕一代中已漸行漸遠;一些口頭相傳的家族故事如果不及時記錄整理,也可能湮滅無聞。對此,實踐團成員認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和文化機構應加強對古城、古村落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土壤;另一方面,我們每個人也應增強文化自覺,主動了解和傳播身邊的文化故事。正如實踐中一位老人所說:“年輕人多回來看看,多聽聽我們這些老故事,就是最好的傳承。”這句話讓成員們深受觸動,大家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責任通過自己的行動去記錄和傳播這些珍貴的文化記憶。
    其次,關于家國情懷時代內涵的思考。通過走訪徽商故居、品讀先人書信以及聆聽當代抗洪故事,成員們對“家國情懷”有了更加立體的理解。在古代徽州,“家國情懷”體現在徽商“賈而好儒”、以講信重義和擔當經營天下的精神,也體現在游子家書里對故土親人的深深眷戀。在當代社會,“家國情懷”則更多地表現為普通人為了國家和集體利益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如漁梁壩居民每年汛期舍家分洪的壯舉。可見,家國情懷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體現在不同時代人們的責任擔當之中。實踐團成員在總結討論時紛紛表示,新時代的青年應將家國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既要心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也要立足本職、從身邊小事做起,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應體現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具體行動中。
    此次歙縣之行雖已結束,但徽風皖韻的余音仍在成員們心中回蕩。實踐團將繼續整理實踐成果,通過撰寫調研報告、舉辦分享會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徽州家書文化和家國情懷的時代價值。展望未來,我們期待有更多的青年學子投身于社會實踐的課堂,在實踐中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潘淑雅,周思彤,史夢琦,吳宇,蔣娜    來源:實踐經歷
    發布時間:2025-06-23    閱讀: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赴黃山歙縣“墨韻徽音·尺素傳家——解讀徽州家書文化基因”實踐
  • “水韻映古道,家國見擔當”——赴黃山歙縣實踐團漁梁壩實踐
  • 閩衛院公共衛生與健康管理學院“筑夢健康”實踐隊:探尋連家船民
  • 湖北民族大學“法潤青禾”普法實踐團隊赴三岔鎮燕子壩村進行三下
  • 亳州學院舉行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 湛江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丹青筑夢實踐團”奔赴湛江坡頭區麻
  • 七彩課堂播撒知識 青春接力共筑團結——“籽連千結·青春向陽”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看片1024旧版|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欧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夭天曰天天躁天天摸在线观看| 公车上玩两个处全文阅读|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免费看男女下面日出水视频|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男的把j伸进女人p图片动态 |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日本三级|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在线|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天堂岛最新在线免费看电影| 亚洲第一第二区|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快速|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国产又粗又长又硬免费视频| 为什么高圆圆被称为炮架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7|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天天插天天操天天射|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日本口工全彩无遮拦漫画大|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