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調研團隊:為實現鄉村“實心化”獻策
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浪潮中,鄉村空心化正成為我國農村地區面臨的嚴峻挑戰。大量年輕勞動力涌入城市,鄉村空心化問題凸顯,農村人口結構失衡、土地閑置、基礎設施老化、產業發展乏力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嚴重阻礙鄉村發展。近期,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學生團隊對此開展專項調研,并提出了實現鄉村“實心化”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調研團隊精心挑選三省四地具有不同地域特征、資源條件和產業模式的鄉村,通過實地走訪,團隊成員深入鄉村各個角落,與村民、基層干部和當地企業交流,獲取第一手資料;借助問卷調查,收集大量數據,從產業、生態、文化、治理、生活水平和新技術應用6個維度,全面剖析樣本村的發展現狀。
調研發現,鄉村發展面臨諸多不足:在產業方面,產業發展存在明顯短板,產業融合程度較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且季節性波動顯著,導致鄉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在生態方面,交通不便、配套設施不完善以及生態管理問題尤為突出,直接影響村民日常生活和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進展緩慢,傳統文化挖掘不夠深入,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鄉村治理方面,存在效率低下、運營機制不健全、專業人才匱乏等突出問題。此外,鄉村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在數智化時代,新技術的應用也相對滯后。
通過調研,團隊成員對鄉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徐立丹發現,各個鄉村普遍存在農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各自發展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她認為,要打破行業間的壁壘,農、文、旅要融合發展。在此基礎上,調研團隊提出“農文旅智”融合發展架構。構建農業固本、文化賦魂、旅游興業、智慧增效的四梁八柱體系,旨在推動鄉村實現從空心向實心的轉變,形成“產業振興-人才回歸-鄉村實心”的良性循環。
團隊認為,“農文旅智”融合發展,首先要保證農業的基本盤。農業是基礎,要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延伸農業產業鏈?梢酝ㄟ^農產品深加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通過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開展農事體驗活動等方式強化農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第二是充分發揮“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作用。通過深入挖掘鄉村文化,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開發具有本地鄉土氣息的特色旅游項目和文創產品,吸引游客,促進文化與旅游經濟的結合。第三,進一步擴充旅游產品覆蓋面,構建覆蓋全年齡、全季節的旅游產品體系,滿足不同游客不同季節的需求。第四,充分利用數智技術推動鄉村智慧化升級。在農業生產、鄉村治理、產品銷售、旅游體驗等方面發揮前沿領域技術的作用。另外,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完善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提升游客體驗。通過鄉村產業的振興,吸引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就業,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各樣本村實際情況,調研團隊為樣本村量身定制了“一村一策”具體方案。方案包括產業協同、文化融合、旅游提升、智慧建設、人才引育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具體建議。團隊希望樣本村通過這些建議的實施,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吸引人才回流,實現從“空心”向“實心”的轉變。
- 詩韻長安潤童心 公益賦能育新人
-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藝苗”項目組聯合陜西省西安愛心169公益組織于5月27日在西安財經大學長安校區舉辦“詩行長安”主題公益研學活動
- 05-30 關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