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云支教:心靈的成長之旅
參與南通大學云支教云講堂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充滿挑戰與驚喜的嘗試。初登線上教學平臺,面對屏幕那頭求知若渴的孩子們,緊張之感油然而生。但當我開始分享知識,看到他們積極回應,那種忐忑便被成就感取代。在教授語文知識時,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解字詞,孩子們理解得又快又好。這次實踐讓我明白,線上教學雖有距離,但只要用心準備,一樣能搭建起知識的橋梁,點燃孩子們學習的熱情。
在云支教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含義。我負責數學課程,為了讓復雜的知識點變得簡單易懂,我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從制作趣味動畫課件到引入生活實例,孩子們的接受度逐漸提高,而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邏輯思維。同時,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也常常給我啟發,比如在講解圖形面積時,有孩子提出獨特的分割思路,讓我對教學內容有了新的認識。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幫助了他人,更讓我在教育實踐中收獲了個人成長。
云支教并非一帆風順,網絡卡頓、設備故障等問題時常出現。記得有一次上課,突然網絡中斷,重新連接后已耽誤了不少時間。但我迅速調整狀態,利用手機熱點繼續授課,并簡化教學環節,確保孩子們能跟上進度。此外,不同孩子學習進度和理解能力的差異也需要我花費更多精力去關注。通過課后一對一輔導,我幫助基礎薄弱的孩子鞏固知識。這些困難讓我學會了隨機應變,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完成支教任務的決心,每一次克服困難都是一次成長的蛻變。
為了讓云講堂更具吸引力,我嘗試開展多元教學。在科學課上,我帶領孩子們進行線上實驗,通過觀看實驗視頻、講解原理,讓他們感受科學的魅力。還組織了手工制作活動,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鍛煉創造力。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參與度明顯提高。看到孩子們在課后積極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學習心得,我深感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也意識到多樣化教學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盡管隔著屏幕,我與孩子們之間還是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紐帶。每次上課前,他們都會熱情地打招呼,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有個孩子在母親節時,特意制作了一張電子賀卡送給我,那一刻,感動之情溢于言表。通過云支教,我不僅傳授知識,更收獲了純真的友誼和孩子們的信任。這份情感跨越了空間的距離,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力量不僅在于知識的傳遞,更在于心靈的溝通與陪伴。
云支教云講堂活動離不開團隊的協作。我們定期開展線上教研活動,分享教學經驗、交流遇到的問題。在課程設計上,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完善教學方案。當有成員遇到技術難題時,其他人會主動提供幫助。團隊的凝聚力讓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也讓整個支教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意見,發揮團隊優勢,明白了團結協作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每一次授課結束后,我都會進行反思總結。回顧教學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發現有些課程節奏過快,導致部分孩子跟不上,于是我在后續教學中注重把控節奏,增加互動環節,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通過不斷反思,我逐漸優化自己的教學流程,提升教學質量。反思是成長的階梯,讓我在云支教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此次云支教云講堂活動即將結束,但這段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我感恩與孩子們的相遇,他們的純真和努力讓我感受到教育的意義;感恩團隊成員的陪伴與支持,讓我在支教過程中不再孤單;也感恩學校提供的平臺,讓我有機會鍛煉自己、奉獻愛心。這次支教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對教育的熱情不會減退,未來我希望能繼續參與更多公益教育活動,為更多孩子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 探索新型飼用抗菌肽,助力畜牧業綠色發展
- 2025 年 1 月 8 日,東北農業大學的紅心繪夢社會實踐隊在動物科學學院王家俊教授指導的實驗室里,緊鑼密鼓地開展 “青春筑夢” 創新創
- 02-17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