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子們組成“聆青川美韻,瞻碧水清源”實踐隊,踏上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寒假社會實踐之旅。他們深入黃河沿線,從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大豐礦到山東省魯西能源儲備中心,再到大汶河堽城壩、黃河博物館、禹王景區,最后到達山東省濟南市黃河生態走廊,全面了解黃河的生態情況,并開展了保護黃河生態的行動及宣講活動,旨在提高公眾對黃河生態保護的意識,共同守護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溯源探流,解碼黃河生態密碼
實踐團隊首先關注到黃河的水資源狀況,大汶河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堽城壩,是維護大汶河流域生態平衡的關鍵所在。于是實踐隊選定此地前往探訪了解水資源情況與當地生物多樣性,并向當地居民和相關工作人員詢問當地生態變化情況和生態保護措施,深入了解了堽城壩的生態現狀和面臨的挑戰。緊接著在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大豐礦,實踐團隊實地考察了礦產資源的開采現狀。他們發現,礦產資源的過度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如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為了保護礦產資源,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禁止在黃河上游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域從事采礦、采砂等活動。最后黃河流域的土地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實踐團隊在黃河流域生態走廊問詢工作人員并總結城市對于黃河沿岸土地資源的利用,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建設沿黃城市森林公園,發揮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寬河固堤等功能。
守護黃河,水土礦保護齊發力
實踐團隊在黃河博物館了解到,為了保護黃河水資源,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強黃河水量統一調度,保障生態流量,維持河道生態系統穩定。同時,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摸清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底數,做到應查盡查,有口皆查。在山東省魯西能源儲備中心,實踐團隊了解到,為了保護礦產資源,企業采取了先進的開采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了資源回收利用率。此外,國家也加強了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推廣綠色礦山建設理念。此外,實踐團隊在黃河生態走廊了解到,為了保護土地資源,當地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如加強灘區水生態空間管控,開展灘區生態修復與環境整治,依法打擊非法采砂取土等行為。同時,實施退耕還濕,加強互花米草等外來入侵物種治理,提高鳥類棲息地生境質量。
校園宣講,黃河資源保護知識
實踐團隊在深入了解黃河生態情況和保護行動的基礎上,精心準備了宣講內容。他們制作了精美的PPT,插入了大量實地拍攝的照片和視頻,讓同學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黃河生態的現狀和保護的重要性。宣講活動現場,實踐團隊成員們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黃河的水資源、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的現狀及保護措施。在水資源保護方面,他們強調了節約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實用的節水技巧。在礦產資源保護方面,他們提出了加強礦產資源管理、推廣綠色開采技術等建議。在土地資源保護方面,他們呼吁同學們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水土保持等公益活動。宣講過程中,實踐團隊設置了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積極與宣講者交流。從黃河的水沙關系到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從土地資源的保護到個人的環保行動,同學們的提問涵蓋了多個方面。實踐團隊成員們耐心解答,同時鼓勵同學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讓同學們在交流中深化對黃河生態保護的認識。

此次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實地調研,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黃河的生態現狀和保護行動,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宣講活動,他們將黃河生態保護的知識傳播給了更多的同學,提高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實踐團隊的成員們表示,未來將繼續關注黃河生態保護,積極參與相關活動,為保護母親河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河的生態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曲阜師范大學“聆青川美韻,瞻碧水清源”實踐隊的大學生們通過這次寒假社會實踐,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的行動不僅為黃河生態保護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其他大學生樹立了榜樣。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黃河生態保護的行列中來,共同守護大家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