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二十大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戰略,為深入探索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掘其文化內涵對當代青年的教育意義和對社會價值體系的深遠影響。7月15日至7月21日,山東理工大學“齊脈賡續,化韻潤心”實踐團前往淄博市張店區、臨淄區等地,圍繞當地歷史悠久的齊文化展開了弘揚調研活動。
漫步展館,感悟千年文化之輝煌
7月16日,實踐團前往淄博市臨淄區的姜太公祠和管仲紀念館參觀學習。在渭水垂釣和牧野大戰的歷史場景中,隊員們領略了姜太公的智慧與膽識。實踐隊員們在學習姓氏圖騰的發展歷程中又增加了對古時社會組織結構和人際關系的認識和了解。通過這些印記符號,實踐團得以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窺見先祖的智慧與生活的印記。在管仲紀念館,實踐團成員通過學習一幅幅壁畫和浮雕,更加詳細了解了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歷史,并在管仲思想文化展廳中深入學習了管仲的“以人為本”、“以法治國”等思想精髓。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不僅讓他們深入學習了齊文化的歷史傳承與思想內涵,更激發了他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之后實踐團前往齊文化博物館和東孫戰國墓博物館參觀學習。從齊國故都八百年的興衰變遷一路走向近現代臨淄黨史和廉政教育,隊員們詳細了解了齊文化的興衰演變,深刻體會到了齊文化在這千年發展中創造出來的開放、務實、變革、包容的精神,感受到館內展品所蘊含的齊文化傳統與現代精神相融合的智慧。
深入調查,聆聽人民群眾之心聲
參觀各場館之后,實踐隊員在周邊分組進行問卷調查活動,針對當地文化宣傳情況、文化普及現狀和個人建議等問題進行統計調研。實踐團成員表示,將以此次調查為契機,更好地結合所學和專業知識,對齊文化的傳承弘揚提供更具創意和價值的建議和可能方案。
“這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來到展館游玩學習了,我們作為本地人對于當地對齊文化的宣傳效果很滿意,你可以看到不論是像博物館周圍的文化設施,還是城市對文化的重視,都很大的宣傳了齊文化,我們也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來淄博看一下,了解了解我們齊文化,我們非常歡迎也非常自豪”,在齊文化博物館外被采訪到的李女士說到。實踐隊員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齊文化帶給他們的自信和他們對宣傳齊文化的熱情。之后,在淄博市臨淄區和博山區,實踐團還展開了一場找尋文化印記的旅程。實踐隊員通過桓公路、太公便民市場和“《管子》說”標語等城市文化符號,更加印證了城市內文化宣傳的濃烈氛圍,深刻感受到齊文化在當今的發展及對當地人民生活的影響。
走進社區,探索社區宣傳新途徑
為更好地在社區里宣傳弘揚齊文化,探求新的傳播途徑與方法。實踐團又于17日前往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正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交流調研。座談中,社區工作者向大家介紹了近兩年以來社區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和成果。實踐隊員針對當今社區文化發展問題提出了一些問題,社區工作者對隊員們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通過提問討論實踐隊員們認為,在社區方面弘揚宣傳文化內容涵蓋了多種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社區受眾問題以及年齡方面等問題。最后社區工作者對本次座談會進行總結,鼓勵實踐隊員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強對齊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培養情懷與責任,了解基層服務大家,充分發揮專業所學,實現科技惠民生。
下午,在社區工作者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參觀了社區的齊文化宣傳建設成果。通過參觀文化廣場、非遺手造工作室、稷下學堂宣講室等10余個公共文化空間,實踐隊員親身感受到了齊文化的濃厚氛圍和歷史底蘊,給實踐隊員們在社區內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視野。通過深入正齊文化社區,感悟社區民與情,領悟黨建引領發揮的重要作用,激發了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基層,積極參與各類實踐及各類志愿活動的熱情。
探秘古跡,踏訪古韻軍事之痕跡
7月19日,實踐團奔赴博山區原山森林國家公園中的齊長城遺址。實踐團從紅門出發一路攀爬,途徑望海樓,碧霞元君祠等歷史遺跡。在齊長城遺址的古老城墻和敵樓處,實踐隊員們深深感受到歷史的古樸與沉重氣息。在飽經風吹雨打的古建筑前,實踐團近距離感受這座古老軍事防御工程的雄偉與滄桑,紛紛感嘆遺址所散發的肅殺之氣與古將士的壯志豪情。齊長城不僅是古代齊國的重要軍事防線,更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勇氣的象征。通過此次踏訪齊長城遺址的活動,實踐團成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齊長城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更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
步入工坊,領略傳統工藝不朽魂
為深入了解齊文化中獨特的陶瓷和琉璃傳統技藝,實踐團在20日奔赴博山區陶瓷市場和制作琉璃的西冶工坊進行考察學習。淄博博山被譽為“中國琉璃之鄉”,西冶工坊在琉璃藝術與文化傳承方面不僅代表了博山琉璃藝術的最高水平和發展方向,還通過不斷創新與發展推動了琉璃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實踐團成員們首先參觀了工坊內的琉璃制作車間。車間內,工人們正專心致志地操作著各種傳統工具,將熔融的琉璃原料通過吹制、塑形等復雜工藝,制作成形態各異的琉璃藝術品。隨后,實踐團成員們來到了琉璃展廳參觀各式各樣散發著古樸氣息的琉璃作品。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不僅讓他們親身體驗了琉璃制作工藝的精巧與不易,更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與價值。他們表示將積極傳播所學所見,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山東理工大學“齊脈賡續,化韻潤心”實踐團的文化調研傳承之路從多個方面創新開展,更充分體現了山東理工學子在傳承文化路上的擔當和民族責任感。實踐隊員們走進展館探尋學習古老歷史,考察周邊居民以解決弘揚齊文化的困難和阻礙,聯系社區學習發展文化的新途徑和創新新方法,探尋古老遺址以深入對齊文化的認識。通過種種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團增長了見識和才干,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求,更展現了山東理工大學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用青春之火和堅定信念探尋齊地古韻,以親身躬行化韻潤心田,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理想信念,繼續投身于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