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紅色筑夢”實踐隊赴福建漳州、龍巖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加強革命歷史研究,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思想內涵,促進當地紅色文化傳承,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集美大學誠毅學院信息工程系“紅色筑夢”實踐隊于7月4日至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長樂鄉、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山鄉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隊前往平和縣長樂鄉,來到了平和暴動紀念館,館內的展品生動地再現了福建農民武裝奪取政權的歷史,是了解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窗口。隊員們在平和暴動紀念館館長羅燕軍老師的講解下,了解到平和暴動的起因經過,更充分認識到平和暴動的歷史意義。在平和暴動紀念碑前,隊員們莊重地舉行了敬獻花籃儀式,緩步繞行瞻仰烈士紀念碑,了解碑文上先烈的英雄生跡,讓實踐隊員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們濃厚的愛國情懷和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實踐隊參觀了饒和埔蘇維埃政府舊址和南委電臺兩處紅色遺跡,隊員們親身感受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在農村建立紅色政權的光輝歷程,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土地革命時期的艱苦斗爭和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激勵了隊員們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和敢為人先的信心決心。隨后和羅燕軍老師開展了一堂主題為“躬身平凡,成就不凡”的黨課。在對羅老師的專訪中談及對實踐隊的期望,羅老師希望隊員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傳承紅色文化的意義,把紅色基因傳承發揚好,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

實踐隊在平和暴動紀念館前合影留念

實踐隊參觀南委電臺

實踐隊與羅燕軍館長開展黨課
實踐隊詳細了解湖山鄉三打象湖山、二打南昌樓、五坎區委、五坎區蘇維埃政府等紅色故事,實踐隊員帶著制作好的革命遺址保護牌,來到了湖山鄉桂象村小象湖土樓南昌樓(紅軍二打象湖山戰斗遺址)、上坪石壁下(紅軍三打象湖山和鏟除大蘆溪葉春秀民團祝捷大會舊址)、洽溪合福堂(中共平和縣五坎區委舊址)等重要革命遺址。實踐隊員們通過張貼宣傳牌,向當地居民走訪宣傳等方式,提高當地居民保護意識,積極為保護紅色文化遺址作出貢獻。

.
實踐隊隊員在南昌樓張貼宣傳牌

實踐隊在合福堂張貼宣傳牌后合影留念
實踐隊深入漳州白芽奇蘭第一村——眉山村,在這片茶園里,隊員們不僅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還親自體驗了采摘山茶的整個過程。客家山歌作為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韻律和深厚的情感,承載著客家人的歷史記憶與生活智慧。在市級非遺傳承人羅燕軍的親自指導下,隊員們認真學習了客家山歌的演唱。這首“呦嘿,采茶嘍!平和奇蘭茶之鄉,萬畝高山大茶場……”的山歌,不僅旋律優美,歌詞更是生動描繪了茶農們辛勤勞作的場景。在學唱山歌的過程中,隊員們親身感受了非遺文化的魅力,更在實踐中體會到了傳播與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實踐隊員在茶園采茶,并學唱山歌
實踐隊抵達永定區湖山鄉,參觀了湖山早稻種植基地、中草藥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和蔬菜種植基地。通過參觀這些基地,讓隊員們由衷地對農業勞動者的辛勤付出產生了崇高敬意及對國家糧食安全有了更深的理解。實踐隊還與當地的工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領略到了科技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景象。實踐隊將把綠色生活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共同構建美好的生態農業觀,促進鄉村綠色經濟發展。

實踐隊員在當地村民的講解下了解水稻種植過程
在平和縣壩頭村西陽樓,實踐隊與畬族人民共同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實踐隊員們不僅深入學習了當地的革命歷史,更與畬族舞者們在廣場上展開了一場舞蹈學習。畬族舞者們身著五彩斑斕的傳統服飾,他們的舞步輕快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實踐隊員們被這種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逐漸融入了節奏之中,與畬族舞者們手拉手,腳踏節拍,仿佛自己也成為了畬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共同分享著這份來自民族的喜悅與自豪。這場舞蹈不僅是文化的體驗與交流,更是一次心靈的溝通與融合,它讓實踐隊的成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義,增強了他們對于民族團結的認識和尊重。

實踐隊員與畬族舞者一同跳舞
紅色筑夢實踐隊帶隊老師李細榮、左軍華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希望大家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可以做到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真正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李細榮 左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