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是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當普通話真的成為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外國人爭相學習的熱門門語言時,它已不再僅僅是交流的需要,它還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日益強大。2023年7月9日,外國語學院“推普助振興,共語話中國”暑期實踐團兵分幾路,來到中西部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進行推普宣傳。

圖為團隊成員在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柳屯鎮為孩子們進行推普宣講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漢語與各少數民族語言并存,漢語內部又分生方言,不僅方音各異,連詞匯、語法也有很多差異。而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為了適應新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語委已經研究制定了面向新世紀的推普工作奮斗目標:2010年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普及,交際中的方言隔閡基本消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交際中沒有方言隔閡。從1998年開始,每年九月的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圖為團隊成員在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柳屯鎮為孩子們進行普通話能力水平培訓
外語學院推普實踐團嚴格要求團隊成員說好普通話,在實踐活動中為村民們、群眾們樹立良好榜樣,在這一前提下倡導群眾們說好普通話,講好自己的家鄉故事,積極推動用普通話宣傳家鄉企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在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柳屯鎮為孩子們進行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培訓
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張路莊村為村民科普普通話

圖為團隊成員在駐馬店張路莊村為村民科普普通話

圖為團隊成員在遼寧省沈陽市新民市盧家屯鄉進行推普宣傳
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是國家對當今國人的期望和希冀,說好普通話,講好自己的家鄉故事,面向全國宣傳家鄉產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外語學院推普團深入鄉鎮村委,以多種多樣的形式為當地人民開展推普宣講,推普實踐取得成果,推普活動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