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自然趣理知識,助力童夢展翅高飛
——合肥工業大學支教隊在行動
為傳播自然趣理知識,激發兒童筑夢熱情,合肥工業大學先鋒志愿中心志愿服務隊吹響青春集結號,組織科普教育項目——自然趣理課堂為翡翠學校的孩子們帶來豐富有趣的課后科普小課堂,自然趣理課堂也是科技志愿團隊的重要內容之一。

從2022年10月至今,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先鋒志愿中心志愿服務隊多次前往翡翠學校開展了自然趣理支教活動,贏得了翡翠學校師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支教的主題豐富多樣,在“海洋”相關主題的支教活動中,授課的志愿者以圖片和文字交織的形式為孩子們介紹了鯨魚、海豚、海龜和旗魚等海洋生物。志愿者們還組織了畫圖比拼,有獎競猜等小游戲,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的同時,還引出了世界海洋日的話題,呼吁孩子們一起守護大海,讓保護環境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在“宇宙”相關主題的支教活動中,支教隊的志愿者向孩子們介紹“人類宇宙的探索史”這一神秘而有趣的話題,從宇宙的起源,到黑洞、太陽風暴等神奇的現象,再到宇航員在太空生活中的日常生活……這次活動不但拓展了孩子們的視野,還激發了他們對太空、對未知的開拓精神。

在“水”相關主題的支教活動中,志愿者將云、雨、雪、冰雹等氣象的雅稱入題,既與傳統文化相接,又增長了趣味氣象知識,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云、雨的分類,教會了孩子們一些看云識天氣的小知識,還介紹了雪天會出現的美景,通過“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話題激發了孩子們的思考,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水的變化。志愿者們了解到孩子們對冰雹十分好奇,還告訴了孩子們面對冰雹該如何進行防護。孩子們也在此次活動中增長了氣象知識,沉浸在變化萬千的自然現象之中。

在“電”相關主題的支教活動中,志愿者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向孩子們詳細講解了電的產生、電的運輸、用電的注意事項和觸電后的急救知識,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儲備,提升了孩子們的用電安全意識。
一次次的自然趣理支教活動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也讓志愿者們在授課中不斷改進、堅定信念、提升自我。初次參與自然趣理志愿活動時,志愿者們都有些生疏,拘謹,授課方式較為單一。但很快志愿者們很快就被孩子們的天真與好奇感染了,與孩子們打成了一片,授課方式也更加多樣,從單向授課逐漸轉換為雙向交流的模式,志愿者們也更加注重實踐,帶領孩子們在課堂上做實驗、玩游戲,寓教于樂,融學于趣,既傳遞了知識,也共享了快樂。這樣的支教活動正是當下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良好方式之一。支教隊的一位志愿者說:“這些孩子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那時候也是有老師帶著我學習知識,拓展視野,才有了我今天的選擇。”如今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先鋒志愿中心志愿服務隊所做之事,是善舉、是教育、更是傳承。支教隊的大學生們在支教活動中深刻認識到了教育的意義,深刻認識到教育是文明傳承的紐帶。在思想得到升華的同時,支教隊的隊員們也在一次次活動之中提升了自我的交流演講能力,展示了合肥工業大學學子助人為樂、甘愿奉獻的精神風貌。
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先鋒志愿中心志愿服務隊組織的科普教育項目——自然趣理通過開展科普課堂進行趣味小實驗等方式讓翡翠湖小學的孩子們了解到有關生物、環境和物理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志愿者們以輕松有趣的課堂科普教學,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收獲快樂,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水平。“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志愿者們向孩子們介紹的一個個自然趣理都在懵懂的孩子們的心里埋下了名為夢想的種子,終有一天這顆種子會破土發芽,這將會是自然趣理課堂最大的成果。
同時,本項目響應國家“雙減”政策、發揮學生志愿組織的模范帶頭作用,用工大學子的青春力量筑起知識助學的愛心橋梁,通過課堂教學,工大學子加深了和社會的聯系,提高了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對國家教育行業的發展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實質上反映了當代青年助人為樂、甘愿奉獻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本項目也獲得了校方和對接社區的高度認可,青年志愿者們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是高校培養出的能擔大任的青年學生最鮮明的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