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模”不一樣調研團暑期社會實踐順利完成
為貫徹習總書記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醫療廢棄物綜合治理,山東大學(威海)商學院“醫模”不一樣調研團于8月1日至8月31日深入廣州、駐馬店、天水等十三個地市,對當地醫療機構、醫療廢棄物處置機構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展開實地調研。
考慮到經濟的發展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團隊將所調研地按照各市2021年國民生產總值高低進行排序,而后以5000與1000億元為分界線,將調研地分為三組展開實踐:第一組包括北京市、廣州市、廈門市、昆明市;第二組包含駐馬店市、孝感市、長治市、晉中市、漢中市、眉山市、西寧市;第三組則有天水市、武威市、根河市。團隊通過線上交流或線下采訪的形式,對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省急救中心、介休市環保局、武威市生態環境局、北京視科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十家機構或部門進行調研。于與醫療領域從業人士、政府機關專業人員的交流過程中,調研團獲得了所調研地市醫療廢棄物的產生量以及組成部分等數據,知悉了單位醫療廢棄物的分類方式、各類別的處理方式乃至當地醫療廢棄物治理流程與模式等具體信息。其中,大部分醫療機構表示其分類工作主要根據《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2020)進行,將醫療機構廢棄物分為醫療廢物、生活垃圾、輸液瓶(袋)三類;而不同性質的醫療廢物初步處理方式各異,例如病理性廢物移交專門醫療機構、化學性廢物先進行初步化學降解后再移交相關企業等。同時,在醫療廢棄物治理實際過程中,存在模式應急能力不足、主體間雙向交流欠缺、再利用技術水平低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團隊結合各調研地組別特點,歸納出積極制定應急預案、增強參與協同意愿、借鑒他地經驗技術等針對性建議。
此次活動,一方面回歸了社會實踐的初衷,在成員走近社會、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其協作能力與擔當意識;另一方面,團隊在醫療廢棄物治理領域的探究踐行了環保理念,有利于緩解當前治理難題,為落實節能降碳減污齊力增效的現實需求貢獻一份力量。
- 食光獻禮,安饗有我
- 站在時代的窗口,我們滿懷期待迎接二十大的到來,作為食品青年,我們要響應總書記的號召,自覺擔當重任,深入基層一線,讓青春在實現中
- 09-07 關注:9
- 講中國話、尋中國情、傳中國文化
- 浙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話,話中國”實踐團隊在浙江省內各個大學以及溫州市、麗水市、金華市和杭州市開展線上線下實踐活動,通過
- 09-07 關注:6
- 暑期實踐—— 燃鄉教薪火,助童夢飛揚
-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必先振興鄉村教育”的偉大號召,以堅實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事業,大連理工大學電信學部赴湖北省武漢市“繪出同心
- 09-06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