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新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蘇州理工學院“陽光守望小隊”于2022年6月17日成立,以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中心小學為實踐地點展開線上云旅游教學。很榮幸成為團隊的一員,本次暑期社會實踐云旅游第三站來到了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2021年3月24日,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這里,這是一次跨越三十年的踏訪,也帶來許多關于歷史的啟示。重走習總書記考察路線,有助于當代青年牢記總書記教導,牢記青年使命與擔當,奮進新征程。位于福建省的我來到了三坊七巷進行社會實踐,在此期間感悟頗深。
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南后街,總占地約45公頃,是從南后街兩旁從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后的拆遷建設后留存下來的歷史街區之一。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脈昌盛之地。
走進三坊七巷,第一感覺就是這里的民居都古香古色,仿佛走進了古代,許多外地游客也都慕名來參觀,因而又顯的熱鬧非凡。一路走來,地上磨得發亮的石磚、兩旁古舊的木頭房子、仿古的店鋪,縱橫的坊巷以及頭頂上噴灑的水霧,都讓我心曠神怡。走完了所有的坊巷,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郎官巷,郎官巷里有嚴復的故居。嚴復是我國有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曾擔任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大學等大學堂校長,走到這里,我不禁在心里充滿了敬仰。
首先,我去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館內建筑為具有晚清地方特色的古典園林式,還新增一處觀光休閑花園。最有特色的是虎門銷煙展廳,用高科技多媒體演示手法表現“虎門銷煙”場景,再現1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展示林則徐官廳的抱柱聯是林則徐手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久久地佇立在祠廳,遙想170年前虎門銷煙的滾滾濃煙和當年民軍歡呼雀躍的場面,深為林公可歌可泣的一生所感動。
今天,漫步在福州的三坊七巷,不禁豪情滿懷,一道道亮點連綿而無盡,我們品不盡看不清,但古巷的美與韻味卻讓我沉醉。這天我與古巷合二為一,我忘卻了煩惱、紛爭、憂慮……有的只是一份安詳、一份淡然、一份寧靜……時光回流,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百年前三坊七巷中的繁華景象……巷中的女子,清秀的面容,額上滲出細細的汗珠在屋前洗衣服。她唱著悠揚的歌,心中念著夢中的人兒。她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搓洗著衣服,洗衣時,濺起的水花在清晨的霧氣中顯得十分美麗。偶爾路過的鄰居,紛紛打著招呼,她也微笑,作為回敬。一笑嫣然,一笑素凈。茶樓上的人們泡一壺茶坐在天井里的藤椅上,放著古老的裝線書,口中輕吟著詩詞。
難忘南后街的一草一木,三坊七巷的一磚一瓦。福州的文化,踏著千年的歷史碎片,亙古至今。如今,我踏著青石鋪成的路回望福州的歷史。明清之際,福州的民居、府第、祠堂、會館等建筑,千姿百態,許多還保留至今,其中就包括——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如此凝重的文化積淀,仿佛千萬只花塵的羽翼,在寶石藍的曠遠交織成和諧的花海,鋪散成福州的傾城絕貌。黛瓦相連、坊巷相望,穿行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間,一處處古建筑映入眼簾,一件件非遺產品讓人愛不釋手,一場場特色演出精彩紛呈……
三坊七巷自晉代始建,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風貌基本得以傳續。但是,古街區難免遭到破壞。
習近平總書記到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考察,聽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護修復等情況介紹。習近平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當地牢記總書記囑托,持續加強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多措并舉推動古厝保護建設品質提升,在守護和傳承福州歷史文化的“根”與“魂”基礎上,創新文旅產品、優化業態,讓古厝煥發出新活力。牢記重托,矢志奮斗。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決把領袖的深切關懷轉化為奮進力量,把領袖的殷殷囑托轉化為自覺行動,把領袖的戰略擘畫轉化為美好現實。
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要切實扛起保護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的歷史責任,注重與時俱進,讓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更有活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賡續百年初心,追憶崢嶸歲月
- 為賡續共青團百年初心,緊跟黨走,勉勵廣大青年大學生以青春之姿譜寫青春之歌,以青春之姿追憶崢嶸歲月,以青春之姿探尋時代之問的答案
- 08-13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