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又是一年夏日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留下足跡,去奉獻、去擔當、去實干,用實際行動譜寫動聽的青春樂章。湛江科技學院“紅螞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組合形式開展期“三下鄉”活動,線下成員于7月2日下午16時前往高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參觀當地青少年文化,并開展了志愿服務活動。走進高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紅螞蟻隊員們穿上志愿者黃馬甲,化身為一名光榮的高州市志愿者,有序進入青年活動中心的各個活動室,清掃地板、擦拭桌面、擺放座椅,認真細心地開展衛生清潔工作。
青春力量共凝聚,志愿者們穿梭在雪白墻壁與紅漆桌椅之間,黃馬甲成為了那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活動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在志愿活動結束后,調研組員采訪了高州市團委的工作者,加深了對高州市鄉村振興成果的認識,對本次“紅螞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調研工作的開展產生極大幫助。
高州市是廣東省縣級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大市,在2020年、2021年廣東鄉村振興大擂臺活動中,高州參賽單位根子鎮元壩村、分界鎮總分成績均居全省第一。高州共青團是如何凝聚全市廣大青年力量推動高州市鄉村建設的,謝森宇同志分享具體措施如下:
一、關心關愛鄉村弱勢群體,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
關愛留守兒童,給予更多呵護與陪伴,加強同留守兒童的溝通與交流,安排有經驗的心理人員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以便更好的引導留守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司法機關聯合青年志愿服務力量,宣傳相關安全問題知識,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關注弱勢群體,對于老弱病殘等社會弱勢群體,加強維護其權益,凝聚助力自護力量,為村民解難題,辦實事。
二、助力人才振興。
實施“沃土工程”項目,培養一批具有能力的青年人才。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通過人才引進、基層服務政策招攬人才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青年人才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既要引進人才又要留住人才,因而高州市在重點培養青年人才時,給青年人才提供了一定的上升渠道及物質保障,讓人才無后顧之憂,從而聚焦人才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三、助力文化振興。
文化振興離不開人才的助力,依托政策扶持,借助高校“三下鄉”、三支一扶、課后延時服務等活動聚焦教育,補足當地教育短板。將人才培養與文化振興相結合,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文化。加強文化教育宣傳、增設基礎文化設施,如書香閱讀屋,從而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
四、助力生態文明。
鄉村振興需立足當下,更需放眼未來。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習總書記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高州市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生態理念,建立并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開展常態化“保護母親河”活動,通過植樹護綠等措施,保護母親河生態。日常生活中將垃圾進行分類,提高垃圾資源利用率。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講活動,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從源頭制止,推動綠色鄉村理念深入人心,將生態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助力組織振興,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通過不定期地下鄉宣傳并解讀相關政策,從而推動政策的落地與實施。堅決落實“黨建帶團建”制度,推動完善機制,以創新放棄,讓大家聽黨話,跟黨走,堅持把旗幟講政治作為青團的立身之本,確保團員在政治上與黨保持高度統一。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力量是國家的中堅力量,如何發揮好凝聚好青年力量,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習總書記說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身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要將自己的青春融入祖國的大好河山,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光彩。
發布時間:2022-07-05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山東理工大學實踐團走進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 為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有關情況,7月5日至12日情系三農振興鄉村實踐團選取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鎮山東省臨沂市溫水鎮,進行實踐調
- 07-13 關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