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魔芋產業與溫泉資源的發展新篇
解碼魔芋產業與溫泉資源的發展新篇
近日,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奔赴陜西省勉縣,圍繞當地特色魔芋產業與溫泉資源展開深度調研,探尋鄉村振興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
魔芋產業:鄉村振興的“硬核”支撐
實踐團首站走進陜西省勉縣錦泰實業有限公司魔芋產品開發暨精深加工基地。“發展魔芋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紅色標語,在廠區大門格外醒目,傳遞著產業賦能鄉村的堅定信念。在交流中,團隊了解到,該公司深耕魔芋領域數十載,從最初的魔芋精粉加工,逐步拓展至魔芋面條、素食等多元產品開發。回溯發展歷程,公司曾因市場周期波動、資金鏈緊張陷入困境,但憑借對品質的執著堅守與產品創新,成功突圍。“諸葛魔芋宴”等特色品牌的打造,讓魔芋從田間普通作物,升級為帶動農民增收、擦亮地方名片的“金疙瘩” 。
實踐團隊與公司負責人交流
實踐團成員深入生產車間,見證魔芋從鮮芋收購、清洗切片,到烘干磨粉、精深加工的全流程。在面條生產線,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的魔芋面條堅持真材實料,添加特級魔芋精粉,不僅口感獨特,還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市場反饋‘升糖慢、飽腹感強’ 。” 雖因成本限制,產品單價偏高,但憑借品質積累的忠實客戶群體,讓企業在消費降級浪潮中站穩腳跟。
實踐團隊深入生產車間。從產業帶動看,魔芋種植對地形、排水條件要求特殊,勉縣丘陵山區的自然稟賦,為魔芋生長提供天然沃土。公司通過“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帶動當地及周邊種植戶參與,多年來堅持高于市場價收購鮮芋,讓“種魔芋收益高于傳統作物”成為常態,激活鄉村產業振興的“一池春水” 。實踐團成員感慨:“小小的魔芋,串起了從田間到車間從種植到消費的完整產業鏈,更托舉起農民致富的希望。
實踐團隊到達九昱漢水
告別魔芋基地,實踐團奔赴九昱漢水溫泉,探尋生態資源與文旅產業融合的密碼。在“九昱漢水溫泉水質介紹”展板前,成員們駐足研讀:地熱范圍0.42平方公里,儲層為77.11 - 90米的硅質白云巖斷,地熱水富含總硫化物、氟、偏硅酸及硫、鐵、錳等微量元素,經《地熱資源地質勘察規范》評價,屬具有較高醫療價值的硫化氫水、氟水和硅水,出水口溫度58.6℃,日最大流量3600噸……獨特地質稟賦,賦予溫泉康養休閑的天然潛力。
實踐團隊與溫泉主理人交流
調研中發現,當地正以溫泉為核心,打造集康養度假、休閑體驗為一體的文旅項目。從溫泉酒店的特色泡池,到配套的生態觀光、民俗體驗區,“溫泉 +” 模式讓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動能。暑期雖未到溫泉旅游旺季,但項目規劃展示與運營思路交流,讓實踐團看到其成為勉縣生態旅游新引擎的潛力——將“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切實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實效。
青春觀察:產業融合的“年輕”思考
此次實踐,西安石油大學學子以腳丈量勉縣大地,既洞察到魔芋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實干力量”——從種植端的農民增收,到加工端的產業升級,再到市場端的品牌塑造,一條完整的鄉村產業振興鏈清晰呈現;也觸摸到溫泉資源賦能生態發展的“溫度”——生態保護與文旅開發并行,讓自然稟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底氣。未來,這批青春力量還將持續關注勉縣發展,讓實踐調研的“紙上學問”,真正落地為產業升級的“腳下行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書寫屬于青年的擔當篇章。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 來源:“青春智匯,沃野躬行”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