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天,六個城市,參觀了當地紀念館或博物館,收獲頗豐,受益匪淺。
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山東根據地的審計精神——積極學習、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廉潔奉公、堅持原則。我想,這不僅是審計精神,更是每一個人,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所需謹記并且嚴格履行的。同時,從調研中了解到了很多有關審計方面的知識、人物事跡,以及其中所傳達的審計精神。不僅如此,更展現了老一輩人不怕吃苦,積極參與抗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讓人大為震撼。
在險惡的戰爭環境中,在極端困難的工作條件下,山東根據地的審計工作人員懷著對黨的事業的忠誠,邊干邊學,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嚴格執行財政制度和供給標準,認真開展審計工作,有的在戰場上英勇的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不為名、不為利,堅持正義,赤膽忠心,以身作則,勤儉節約,廉潔奉公,無私無畏,按原則辦事,在革命隊伍中樹立了山東審計人的優良作風,永遠值得后人學習。
山東根據地審計事業誕生于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成長于艱苦卓絕的環境之中,先輩們留下的制度法規、工作業績、戰斗作風、犧牲精神,是一筆永不磨滅的寶貴財富。今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審計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提高審計能力和水平,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審計工作從無到有、迅速發展、逐步成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不同階段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政權和軍隊對審計工作高度重視,緊密結合實際。制定了比較實用的審計法規,比較具體明確得規定了審計機關的設置、職權、工作方法、程序等。逐漸地建立了適合革命戰爭需要、頗具特色的審計體制,對加強監督、保障財政政策充分執行、服務戰爭供給、促進反腐倡廉、爭取革命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審計工作者忠誠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我們就要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要求那樣要如臂使指、要如影隨形,要如雷貫耳,加強審計監督,促進審計工作的完善和進步。
作為新時代審計人,不僅要學習審計前輩廉潔公正,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學習和借鑒紅色審計的歷史經驗和成功做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更為重要的是順應時代發展,合理創新。要知道,隨著大數據,AI等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更為簡易機械的工作可以被AI替代,或者說AI的存在可以為我們的審計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創新審計理念和方法,結合科技發展,提高工作效率,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