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進中考”是指將美術、音樂等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考試范圍,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教育政策。在該政策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小學音樂發展現狀,6月7日“美育進中考”政策背景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調研小隊前往醉翁小學,對該校的兩位小學音樂老師進行了深入采訪。
在采訪中,當被問及音樂教學中更注重技巧還是欣賞時,陳老師表示會更加注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鍛煉音樂思維,更好的接受音樂的熏陶。通過音樂欣賞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感知力,為后續技巧的學習奠定基礎。但與此同時,音樂技巧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通過學習音符、節拍、音階等基本概念,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音樂語言和節奏感。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也應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讓他們通過歌唱、舞蹈和樂器演奏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創造力。
關于學生欣賞音樂的方式,陳老師認為只有將多媒體與樂器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多角度感受音樂的魅力。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多媒體播放經典的交響樂演奏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各種樂器的造型、音色特點、演奏形態以及整個樂隊的協作配合,感受交響樂的宏大與震撼。同時,老師也會拿出一些樂器,如小提琴、長笛等,讓學生親手觸摸、嘗試演奏簡單的音符,親身體驗樂器發出聲音的過程。這樣,學生既能從視覺和聽覺上通過多媒體欣賞到音樂的整體呈現,又能通過實際操作樂器來感受每一個音符產生的微妙感覺,從不同角度深入理解音樂的魅力。
陳老師還分享了在教學中遇到的教學問題,其中,紀律問題成為了她最頭疼的問題。一方面,音樂老師與學生相處時間較短,不便開展教育管理;另一方面,由于音樂課程的特殊性,教師需要營造自由寬松的環境與學生共同學習,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出現打鬧、喧嘩等行為。針對這種問題,陳老師也分享了她的解決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如:部分學生喜歡在音樂課看書寫作業,那么,在不打擾其他同學的前提下,這些同學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不僅保證了音樂課程的正常進行,也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不至于出現無所事事的行為。
在學校音樂活動方面,張老師表示,校內的各種音樂活動以及課外音樂活動都豐富多彩:校內音樂活動主要以合唱活動為主,下學期也將逐步推進樂器演奏活動的開展;在課外,學校經常會舉辦歌唱活動,學生們積極參與,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排練和演出。此外,在學校的音樂教學設施方面,張老師分享道:“音樂教室里不普遍配備了口風琴、豎笛、吉他、三角鋼琴、電子琴等多種樂器,而且質量上乘,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進行實踐操作。還有專業的音響設備、投影設備等用于音樂教學的輔助設施,以及專門的音樂練習室和排練室,空間寬敞明亮,設施齊全,這些都表明學校的音樂教學設施和器材較為完善,完全能夠滿足日常教學的需求。”
除此之外,張老師還介紹了所用的音樂教材,并詳細闡述了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開展流程。值得一提的是,兩位老師都有參加過教研會和進修活動,醉翁小學也會經常開展公開課以及音樂教研,不斷提升音樂老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在音樂課之外,老師們也會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安排一些音樂學習任務,以鞏固學習成果。
在“美育進中考”這一政策背景之下,通過此次對醉翁小學的深入采訪,我們對醉翁小學的音樂教育有了更為全面且細致的了解。我們不僅清晰地看到了當前小學音樂教育的實際現狀,包括其優勢與不足,也洞察到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滿心期待著在未來的時光里,小學音樂教育能夠持續不斷地進步與提升,通過不斷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施等諸多方面,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多樣的音樂滋養,讓學生們能夠在音樂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切實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力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與成長,使音樂教育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審美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