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合“醫”調研團在延吉市120急救中心的實踐心得
都說"君子不器”,即君子通才,不像器具一樣僅作用在某一方面,時代的發展更是讓我認識到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時代進步,醫療便捷的同時,也困擾著部分人,為了能夠先從基層開始了解醫療行業,并了解醫療廢物處理過程,我選擇延吉市120急救中心,于8月10號開始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志愿者服務。為有效應對本次疫情防控工作,市環衛局積極響應、主動對接、科學調度,多措并舉,全力做好疫情期間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工作。
嚴格標準,確保源頭消殺質量。市環衛局明確要求,所有果皮箱、垃圾中轉站、垃圾運輸車輛、等要落實必要的消殺措施,保持消殺常態、長效化。落實專人按照“先消殺再清理”的原則,最大限度降低病毒滋生和傳播。
合理調配,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市環衛局科學制定工作預案,根據封控區域車輛通行實際情況,和垃圾量,合理安排清運車型、調整清運班次和頻次,按照專車、專人、專線、專點的作業方式,對城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不間斷“巡回”清運,確保每日收集、轉運、處置實現無縫銜接。
特事特辦,啟動清運應急預案。市環衛局根據各小區封控等級、封控卡口數量,積極協調主動對接街道社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嚴管、高風險小區制定應急清運方案,確定清運時間、清運路線,采取“車不讓進,就用肩扛”的模式,最大限度減少涉疫小區垃圾積壓。
強化督查,確保垃圾應收盡收。由市環衛局主要負責人牽頭每天對垃圾收集點、封控小區和背街小巷垃圾收集清運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發現問題及時交辦,確保整改到位。同時,還兼顧路面巡查,堅決避免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垃圾積壓,最大限度減少垃圾暴露,保持城市干凈整潔。
目前,城區平均每日產生生活垃圾約450余噸,市環衛局全體干部職工構建“一盤棋”工作格局,局總支加班加點協調督導,清運人員隨時待命、隨調急用;司機們克服交通不便;中轉站管理員24小時輪班上崗,全局上下擰成一股繩,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下的垃圾清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