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昭千古,英明傳萬里
上饒集中營是“皖南事變”后國民黨反動派囚禁和迫害新四軍被俘干部和愛國進步人士的地方。為懷念皖南事變犧牲的200多名烈士,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紅船起航社會實踐團2023年7月6日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學習,感受并傳承發揚革命先輩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
團隊成員劉祥查找資料了解并向其他成員普及道:“上饒集中營舊址景區由茅家嶺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館、茅家嶺、周田、李村、七峰巖監獄舊址及黃道烈士墓等景點組成,1941年,國民政黨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并在上饒建立了法西斯集中營,囚禁了包括歸僑葉挺、馮達飛、李子芳、陳子谷等在內的新四軍將士700多人。”
進入園區,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綠色和蒼翠蔥郁的香樟樹,林蔭的小道阡陌縱橫,樹叢隨著微風輕枝慢曳,讓人生起肅靜之意。走過綠樹環繞的一片枯草地,邁上一級級臺階,團隊成員站在了高聳的烈士紀念碑前。首先為紀念碑獻上花圈,整理挽聯,全體成員默哀三分鐘;接下來隊長發表演講,既表達對烈士的哀悼與敬仰,又喊出了青年為國奮斗的決心;最后,全體成員手持紅旗,獻唱《我和我的祖國》,集體詩朗誦,抒發對祖國的感激與熱愛。
走了約3分鐘,團隊便來到了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墻上刻著十二個金色大字:“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白房金字,盡顯莊嚴肅穆。走進紀念館,便有兩位身著軍裝的講解員帶領團隊講述那段堅貞不屈、英勇悲壯的斗爭史,在第一部分煉獄黑幕中展示出這樣的畫面,新四軍戰士們,在彈盡糧絕后依然堅持戰斗,有的犧牲了,有的被俘了。他們在獄中遭受嚴刑拷打,老虎凳、辣椒水、紅烙鐵、鐵絲籠……,慘無人道,有200余人在這里被敵特殺害和活活折磨致死。在此部分團隊成員紛紛落淚,感嘆革命烈士們的獻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噴涌而出。
館內展出上饒地區的集中營分布情況,講解員注重介紹幾名烈士,如經受高官誘惑仍堅定立場、在監獄壁上刻詩銘志的葉挺、遭受折辱,經歷病痛折磨終遭活埋的女烈士施奇等。國民黨的殘暴行徑與烈士的英勇不屈令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在第二部分葉挺事跡中,團隊遇到了前來瞻仰集中營的老年黨建團,他們身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白色短袖,還有一個認真學習的小孩子,團隊迎面與他們相遇,兩位老輩主動與團隊分享他們那輩便感受到的這些英雄烈士的愛國情感,并語重心長道:“雖然現在是好時代了,你們還是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啊”
接下來團隊到達毛家嶺監獄舊址與茅家嶺暴動舊址,里面展示了各類殘忍的囚禁室、囚禁器具與刑罰工具,顯示了國民黨殘害革命者的暴行。但最終的勝利,當今的和諧,所有的一切都是人民不屈不饒精神的勝利,也詮釋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一切反動派試圖忤逆時代潮流的行為都將破產,因為越過黑暗的邊境是自由和光明。最后團隊再次回到烈士紀念碑前,團隊成員戴欣雅表示:“與烈士對信仰的堅守相比,我們如今的生活太幸福了。作為新的青年力量,我們在未來要付出的堅持,要更多更多。”
在此次集中營的學習實踐中,紅船起航社會實踐團通過集中營的故事、文物,了解了先烈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團隊成員周春博道:“我最受感動的是,革命先烈和愛國志士崇高的精神境界所表現出的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正氣。”藍天下方的上饒發生過無數的紅色故事,團隊學習實踐到的僅僅是其一小部分,革命烈士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開始帶給當今青年的人生和價值的思考:“怎樣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怎樣去追尋生命的意義?”答案很簡單,還是當年的情懷,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他們所希望,便是革命之意義。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清晨,有清脆的鳥鳴聲,有清新的空氣,遠遠望去還能看到村民煙囪傳出的一縷縷肥白的煙先生。當然,在這炎熱的夏季,少不了太陽公公向我
- 07-14 關注:2
- 放飛希望,奔向夢想
- 歲月悠悠,飄逸的白云牽走童稚的歌謠,洶涌的江水載走純真的幻想,夢想的天空又多了些許燦爛的云霞,引領著無數的追夢者,如夸父逐日般
- 07-14 關注:8
- 做好垃圾分類,從自身做起
- 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并根據不同處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
隨著人們
- 07-14 關注:8
- 匯百家之衣,聚協作之星
- 俗語說,“縫百家被,穿百家衣”。在中國早期的社會里,有種習俗。據說當家中的初生小孩滿一百天時,父母親就會到各家各戶或親朋好友家
- 07-14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