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財經未來星實踐隊利用寒假實踐機會,走進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一13A班,開展為期五天的“西財暖冬”社會實踐。這支由8名不同專業學生組成的隊伍,將大學課堂搬進中學校園,通過情景化教學模式為青少年們開啟財經素養啟蒙之旅。
寓教于樂播種財經夢想
實踐隊首日以“貨幣探秘”破冰,成員們化身知識導游,帶領學生觀察人民幣防偽特征。“光變油墨會在不同角度呈現綠藍漸變!”隨著實踐隊成員李詩翰的講解,學生們仔細查驗紙幣。隨后的點鈔大賽中,第二小組以11.27秒奪冠,指尖翻飛的速度引發陣陣驚嘆。
在設計“未來貨幣”環節,學生們將中國地標與科技理念融入創作。一名學生在展示作品時說道:“我們小組選擇了奔騰不息的黃河,因為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互動課堂解碼稅收奧秘
第二天的稅法課堂上,實踐隊成員楊璐通過向同學們展示稅種分類圖,系統講解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等常見稅種。“增值稅像‘接力賽’,每個生產環節都傳遞稅負;個人所得稅則是‘收入調節器’,收入越高責任越大。”“稅收其實隨處可見,在購物發票上,在工資條里......”在實踐隊成員楊璐的娓娓道來中,同學們發現:媽媽網購時標價中的“含稅”、爸爸工資條的“個稅扣除”、甚至購物發票的“隱形貢獻”,皆是稅收的生動注腳。“原來稅收離我們這么近!”一名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感嘆。
財富博弈錘煉財商思維
后三天的“小小理財家冒險”將實踐推向高潮。7個小組抽取不同職業身份,在六輪模擬經營中體驗真實經濟生態。拍賣環節中,有的小組手握“拍賣補貼”功能卡,卻在最后一輪因錯估市場行情而虧損;有的小組開局“厄運降臨”倒扣資金,卻因公寓價格翻三倍結局逆風翻盤。游戲結束后,實踐隊員周子琛總結道:“理財不僅要計算,還要懂得應對不確定性,這才是真實的經濟世界。”
實踐隊員還觀察到學生行為的變化:從初期盲目競拍,到后期謹慎分析收益率;從孤立競爭,到主動組建聯盟——這是屬于孩子們的成長。
雙向成長締造教育新范式
離別時分,學生們圍著隊員追問“大學金融課程內容”“如何管理壓歲錢”,眼神中跳動著求知火焰。班主任張霞感慨:“孩子們眼里的光,讓我們看到了財經素養教育的意義——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喚醒獨立思考的能力。”
財經未來星實踐隊隊長楊璐表示:該團隊將繼續優化課程內容,讓財經素養教育從校園走向更廣闊的社會場景,照亮更多青春臉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