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增強當代學子中華傳統文化認同感,講好“非遺”故事,有效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傳播力,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非遺傳承人專訪”國際傳播實踐團前往南京市秦淮非遺館,搭建館校合作文化展示新平臺,探索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新路徑,喚醒被時光遺忘的非遺記憶,賦能非遺傳承與保護的新篇章。

(實踐團成員參觀非遺館)
對話非遺傳人,賡續文化命脈
為深入了解南京非遺文化傳承及傳播現狀,進一步探究南京傳統非遺文化的歷史文脈,實踐團成員專訪了南京白局代表性傳承人樂文媚老師及秦淮燈彩省級傳承人曹紅老師。在訪談過程中,兩位老師都從自身經歷出發,詳細介紹了兩種傳統非遺的歷史傳承及發展狀況,并進行了簡單的非遺技藝展示,讓團隊成員切實感受到傳承人的匠心精神,對于兩種傳統非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認知。此外,團隊成員結合外國語學院特色,針對非遺文化海外傳播提出相關問題。在兩位非遺傳承人的啟發下,團隊成員在推動“文化出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外傳播方面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傳播策略。

(實踐團采訪南京白局傳承人)

(實踐團采訪秦淮燈彩傳承人)
視頻賦能傳播,實現傳統突圍
在對當代非遺文化海外傳播現狀及海外傳播策略進行深入探究后,團隊成員決定以“時光傳承人”為主題,借助新媒體,以短視頻方式,利用“外語+新媒體+非遺”這一模式對非遺文化進行傳播。團隊成員對非遺傳承人開展專訪后進行剪輯創作,借助團隊成員專業優勢配以中法雙語字幕,最終形成五期視頻在網絡視頻平臺傳播,真正實現非遺文化“破圈式”傳播,實現傳統非遺文化的創造性突圍,推動非遺文化走進國際友人視線,幫助其深入了解非遺文化,用外語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實踐團制作“時光傳承人”系列視頻)
體驗非遺技藝,中外友好互通
為推動非遺文化國際傳播,讓更多國際友人了解傳統非遺文化。2024年8月29日下午,實踐團隊聯合秦淮非遺館共同舉辦了非遺燈彩制作體驗活動。活動邀請到南京秦淮燈彩省級傳承人曹紅老師擔任主講人,河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參與此次活動。在親自動手參與傳統花燈制作的過程中,留學生們進一步體會到中華傳統手工藝的魅力與價值,對于秦淮燈彩這一傳統非遺有了深入理解與認知。此外,在團隊成員陪同外語講解下,留學生們集體參觀了秦淮非遺館,一覽館內數百種中國傳統非遺的面貌,感受到了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底蘊。

(留學生體驗非遺花燈制作)
語介十里秦淮,暢覽秦淮風貌
秦淮河作為南京的“母親河”,孕育和滋養了南京文化。坐落在秦淮河畔的秦淮非遺館,展陳著眾多與秦淮河有密切聯系的非遺文化。實踐團隊結合河海大學校本特色,選擇秦淮河作為江蘇水文化的代表,通過精準專業的翻譯,圖文并茂般地向留學生群體介紹了南京秦淮河的歷史發展及其美麗風貌,以語言為媒介帶領留學生們一覽秦淮河的優美風光,進一步傳播了江蘇特色水文化。

(實踐團成員調研秦淮非遺館)
勇立時代潮頭,以“包容”譜曲,走好“滿眼生機轉化鈞”的綻放之路。此次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團隊成員對于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理解,更進一步厘清了新時代每個青年人在文化傳播與發展方面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團隊成員將繼續依托“外語+新媒體+非遺”的傳播策略,發揮青春力量,以更豐富的方式和更具親和力的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更好理解當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