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三下鄉,探索鄉村振興進程
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區域布局趨于合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堅實支撐。與此同時,部分地區也出現耕地“非糧化”傾向,一些地方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一些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改種非糧作物等,這些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將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的決策部署,7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星光不負守田人”實踐隊的全體隊員在指導教師孫丕苓老師的帶領下,調查了解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結構調整類型選擇及影響因素。
實踐隊員走進山東省德州市,德州市地形大多數為典型的黃河沖積平原,地形起伏小。本次調查區域為平原縣平原鎮、三唐鎮、前曹鎮、恩城鎮、坊子鎮的村莊以及武城縣魯權屯鎮的村莊。除坊子鎮有特色的種植西葫蘆的大棚用地以及平原縣平原鎮孟莊村部分農戶將土地承包給合作社種植甘蔗外,其余各個村莊用地均以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為主。
調查區域的村莊不同、村莊分地政策不同、實際耕地地塊情況也不同。但人們普遍認為耕地地塊過多會對于農業生產的機械耕種、打藥、灌溉帶來不便。地塊分散的農戶進行耕地細碎化整治的積極性普遍較高,但是大多數農戶因土地肥力差異以及交涉困難問題因此對于地塊互換的疑慮較大。農戶更加重視的問題是土地的肥力問題。
實踐隊通過實地走訪,切實了解耕地非糧化整治的現實困境,認為對于耕地非糧化問題需要從實際出發,采取合理相關措施,改善現狀。
首先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隨著我國人口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必須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各地區各部門要始終繃緊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提,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堅持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切實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堅持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我國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后備資源不足,水熱資源空間分布不匹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處理好發展糧食生產和發揮比較效益的關系,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必須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于糧食生產。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水平。堅持共同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必須舉全國之力解決14億人口的吃飯大事。各地區都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和義務,糧食主產區要努力發揮優勢,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繼續為全國作貢獻;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不減少、產能有提升、產量不下降,共同維護好國家糧食安全。
其次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傾向,要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一般耕地應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耕地在優先滿足糧食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礎上,適度用于非食用農產品生產,對市場明顯過剩的非食用農產品,要加以引導,防止無序發展。
要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各地區要把糧食生產功能區落實到地塊,引導種植目標作物,保障糧食種植面積。組織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情況“回頭看”,對糧食種植面積大但劃定面積少的進行補劃,對耕地性質發生改變、不符合劃定標準的予以剔除并及時補劃。要穩定非主產區糧食種植面積。糧食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按照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及分品種生產供給方案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扭轉糧食種植面積下滑勢頭。產銷平衡區要著力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口糧田,保證糧食基本自給。主銷區要明確糧食種植面積底線,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要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從事良種繁育、糧食加工流通和糧食生產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等。盡快修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督促各地區抓緊建立健全工商資本流轉土地資格審查和項目審核制度,強化租賃農地監測監管,對工商資本違反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大規模流轉耕地不種糧的“非糧化”行為,一經發現要堅決予以糾正,并立即停止其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發布時間:2022-07-27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曲園學子三下鄉,探索鄉村振興進程
- 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區域布局趨于合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堅實支撐。
- 07-27 關注:0
- 脫貧收官 奮進振興
-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對于不斷改進和加強新時代高校青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有關精神,同時進一步了解合陽縣脫貧之后農村脫貧鞏固情況
- 07-27 關注:0
- “食話”溝通,創造校地合作新契機
- 7月14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湖北站)暨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在崇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會議室舉行。
- 07-27 關注:0
- 觀農高區,悟智慧技術
- 了解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多模供電與低碳控制農田灌溉系統及其內置的多種高效用電策略,學習其面向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智慧能
- 07-26 關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