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尋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輝煌歷程,感悟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2025年8月10日,四川農業大學“紅暑小分隊”在隊長劉明軒的帶領下,走進成都市郫都區三道堰鎮古城村紅色文化博物館,開展以“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力量”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抵達博物館后,小分隊成員受到講解員的熱情接待。據介紹,該館以“銘記紅色歷史、活化紅色文物、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核心宗旨,設有“雷鋒廳”“焦裕祿廳”“抗美援朝紀念廳”“紅軍長征紀念廳”及“古蜀農耕文化展覽廳”五大主題展區,通過實物陳列、圖文展示、多媒體互動等多元形式,構建起集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研學平臺。
步入館內,四座莊嚴肅穆的革命人物雕塑首先映入眼簾。人物堅毅的神情與深邃的目光,仿佛在與參觀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既定格了革命年代的壯志豪情,也寄托著對民族未來的深切期許,瞬間將隊員們帶入厚重的歷史語境中。
展廳內,一件件珍貴文物無聲訴說著崢嶸歲月:泛黃的中共早期歷史文獻上,字跡雖斑駁卻透著信仰的力量;飽經風霜的紅軍軍裝與武器裝備,見證著長征路上的浴血奮戰;老一輩黨員的個人遺物中,藏著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隊員們駐足凝視,不時交流感悟,在觸摸歷史肌理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中國革命的艱辛卓絕與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借助多媒體技術打造的沉浸式場景,成為此次參觀的“點睛之筆”。隊員們通過動態影像、聲光電融合技術,“親歷”了中國共產黨創立、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改革開放等關鍵歷史節點,在逼真的場景還原中,直觀感受“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紅軍過草地時,一名炊事員始終背著銅鍋,哪怕最后犧牲,也要讓戰友們有口熱飯吃……”講解員講述的長征故事,讓在場隊員眼眶濕潤。這些關于忠誠、勇敢與奉獻的事跡,不僅是歷史的記錄,更成為觸動心靈的精神坐標。隊員感慨道:“英雄們用生命鋪就的道路,讓我們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參觀結束后,隊員們在博物館前的入黨誓詞展板前駐足沉思。隊長劉明軒表示:“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此次實踐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將英雄精神融入學習生活,用知識與行動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研學、沉浸式體驗等方式,讓“紅暑小分隊”成員在紅色教育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牢記青年使命,把紅色精神轉化為奮進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書寫屬于新時代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