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政策的號召,西南大學“語潤彭水,言筑未來”暑期三下鄉推普團隊于7月10日至18日深入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開展以“‘普’寫彭水新韻,‘話’聚振興力量”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團隊通過實地調研、文化探訪等形式,將普通話推廣與當地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相結合,為民族地區發展注入語言動力。
深入當地4S店,聚焦產業場景推普需求
7月15日,團隊受邀來到彭水奇瑞4S店,圍繞普通話在產業發展中的實際應用展開調研。
團隊成員與4S店各崗位員工代表、管理代表一起開展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培訓座談會。團隊根據先前實地考察的普通話使用情況為4s店定制了電商常用語、方言易錯詞等方面的專業培訓,并對4s店現階段宣傳情況制定了相適應的媒體矩陣。在交流階段,全體圍坐。領導們表示,進行普通話宣傳和推廣有助于進一步開拓汽車零售和合作市場,4s店未來的發展更要根據團隊提出的“推普不替俗”的原則提升服務質量,助力彭水產業的品質升級。
座談會后,團隊成員分組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進行了采訪。采訪中,成員們手持調研問卷,詳細詢問大家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話的具體場景、遇到的困難、實際需求以及對推廣工作的建議,員工們也積極回應,暢談自己的想法。
針對汽車銷售、售后服務等崗位特點,團隊還專門開設了一對一“推普小講堂”。成員們結合采訪中大家普通話使用的的不足,耐心糾正大家的易錯讀音,并為其科普國家語博平臺中的學習內容使用,細致講解普通話在商務溝通、線上營銷中的重要性。學好普通話,才能更好地對外推銷產品,在互聯網上做好介紹,讓我們的產品走出縣城、走向全國,銷售部經理的話,道出了普通話主力產業發展的意義所在。
走進蚩尤九黎城,探尋文化傳承中的推普價值
蚩尤九黎城,坐落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是展示九黎文化、苗族文化的窗口和基地。團隊進一步感受苗鄉非遺傳統文化氣息,繼續開展調研活動。
在九黎城內,來自彭水中學的美術教師們首先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九黎宮等主要景點,講述九黎城建筑“九九歸一”的非遺智慧。走近彭水各個中學的非遺文化傳承工作室,老師們耐心向大家講解每個作品獨特工藝背后蘊含的深意,指著展廊里的苗族銀飾、刺繡等非遺展品很驕傲地談到“九黎城是苗族祖先智慧的結晶,現今陶塑、苗繡、苗族剪紙等眾多非遺文化,所展示的學生作品文案樣式也獲得春晚導演的青睞。”
隨后,團隊成員與老師們進行了深入交流,重點了解師生們的普通話日常使用情況和水平。據作為傳統文化傳承者的教師們介紹,當地學校已將普通話課程納入常規教學,學生參與熱情也很高。“學好普通話,才能把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到全國各地”,凸顯了普通話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也點明了此次活動的意義。
此次實踐活動通過“產業調研+文化賦能”的方式,精準掌握了彭水不同群體的普通話使用現狀,也為民族地區和鄉村地區在推進語言文字工作與區域發展深度融合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彰顯了青年力量在服務國家戰略、助力鄉村振興中的責任與擔當。西南大學“語潤彭水,言筑未來”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總結實踐經驗,讓普通話真正成為助力當地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