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來自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的4名大學生組成的“青穗實踐隊”,走進遼寧圣堃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以“法治護航企業、金融守護生活、環保共建家園”為主題的綜合宣講活動。活動覆蓋企業管理層及員工代表共200余人,通過專題講解、互動問答、方案共創等形式,為企業經營與員工生活注入法治、金融與環保知識能量。
法治宣講:為企業經營與員工權益“劃紅線”
上午9時,宣講活動從法治專題拉開序幕。應用數學學院大二學生周冰冰以“企業合規經營與勞動者權益保護”為核心,結合醫療器械行業特點,解析了《公司法》《勞動合同法》中的重點條款。她通過“某醫療器械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50萬元”“員工加班工資未足額發放引發勞動仲裁”等真實案例,直觀呈現法律風險點。
“我們部門經常需要臨時加班,一直不清楚加班費該怎么算。”生產車間員工王磊在互動環節提問。周冰冰當即回應:“根據《勞動法》規定,平日加班需支付1.5倍工資,休息日加班不安排補休的需支付2倍工資,法定節假日則為3倍。大家若遇權益受損,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
圣堃科技人力資源總監張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企業近年快速擴張,部分管理環節存在合規漏洞。“這次宣講像一場‘及時雨’,特別是關于員工社保繳納、競業協議簽訂的細節講解,讓我們意識到HR工作中的盲區。”她透露,會后將組織管理層專項學習,并對現有勞動合同進行全面核查。
圖為法制宣傳演講 李嘉欣 供圖
金融普及:教員工“守好錢袋子”
下午的金融宣講環節,應用數學學院大二學生侯思雨聚焦“個人理財與金融風險防范”,用數據與案例揭示常見金融陷阱。“2024年全國金融詐騙案件中,冒充‘理財導師’誘導投資的占比達37%,不少受害者是收入穩定的企業員工。”她展示的圖表讓在場員工唏噓不已。
在“識別非法集資”板塊,侯思雨總結出“高回報承諾”“拉人頭返利”“虛假項目包裝”三大特征,并現場演示如何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理財機構資質。“我母親去年差點被‘養老理財’騙了,今天聽了講解,才明白那些‘保本高息’全是套路。”行政部員工陳雪說,她計劃晚上給家人打電話普及這些知識。
“我們員工平均年齡32歲,正值家庭財富積累期,對理財有需求但缺乏專業判斷。”圣堃科技經理劉杰認為,宣講不僅提升了員工的風險意識,也間接減少了因金融詐騙導致的家庭矛盾,“這對企業穩定也有積極意義。”
圖為金融知識宣傳演講 李嘉欣 供圖
環保共創:讓綠色行動融入日常
活動最后環節,應用數學學院學生團隊與企業員工共同開啟“環保行動方案共創”。團隊成員閔欣雨先以“醫療器械行業的環保責任”為題,介紹了醫療廢棄物分類、生產廢水處理的標準,隨后引導分組討論“辦公室與車間可實施的環保舉措”。
“車間包裝材料浪費太嚴重,我們可以推行‘紙箱回收再利用’制度。”“辦公室打印機可以設置‘雙面打印’默認模式。”“食堂一次性筷子換成可重復使用的竹筷。”各組代表踴躍發言,最終匯總形成《康泰醫療環保行動十條》,涵蓋資源節約、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等方面。
“以前覺得環保是大企業的事,今天才發現自己隨手就能做很多事。”研發部員工林浩提議成立“企業環保監督崗”,由各部門輪流值班檢查方案落實情況,該建議獲現場一致通過。圣堃科技副總經理劉偉對此深表認同:“這些方案簡單易行,比如‘每月少開一天車’‘會議室關燈提醒’,既能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也能培養員工的環保習慣。”
活動結束時,總經理鄭宏為實踐隊頒發“企業共建伙伴”證書。他表示,此次活動實現了“高校知識資源”與“企業實際需求”的精準對接,“未來希望與大學建立長期合作,讓專業知識持續為企業發展賦能。”實踐隊指導老師則稱,學生在宣講中既鞏固了專業知識,也深化了對社會需求的理解,“這正是實踐育人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