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語
蛇年春節與寒假期間,安徽省利辛縣馬店孜鎮的一處古老地標——白果樹,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守護者。這棵有著悠久歷史的安徽省一級古樹銀杏,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佇立,見證了馬店孜鎮的興衰變遷。如今,一群返鄉學生和本地村民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圍繞著它展開了一系列充滿溫情與擔當的行動。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對古樹的呵護,更是對鄉情民情的深度探索,對家鄉發展的有力支持,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服務家鄉建設的使命與情懷。
二、古銀杏:馬店孜鎮的歲月見證者
利辛縣馬店孜鎮政府院內的這棵白果樹,樹齡高達530余年,是馬店孜鎮當之無愧的“活化石”。它身姿挺拔,枝葉繁茂,每到秋季,金黃的銀杏葉如蝴蝶般飄落,為整個大院鋪上一層金色的地毯,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馬店孜鎮居民的記憶中,這棵白果樹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老人們常說,在過去艱苦的歲月里,這棵樹為大家提供了避暑納涼的好去處,孩子們在樹下嬉戲玩耍,大人們則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分享著生活的點滴。它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是凝聚鄉情的精神象征,是馬店孜鎮文化傳承的重要符號。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古銀杏面臨著諸多挑戰。周邊環境的變化,如垃圾堆積、污水排放等,導致土壤質量下降,影響了古樹的生長。同時,病蟲害的侵襲也讓它的健康狀況日益堪憂。這棵見證了無數歲月的古樹,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三、志愿者集結:響應號召,守護家鄉瑰寶
在鄉情民情考察與服務家鄉建設的社會實踐號召下,一群充滿熱情的志愿者迅速行動起來。他們中有返鄉過年的大學生,也有本地的志愿者,共同組建了白果樹保護志愿者團隊。這些年輕人來自不同的專業,有環境科學、農學、傳媒等,他們帶著各自的知識和技能,決心為保護古銀杏貢獻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們首先深入開展對古銀杏的考察。他們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對古銀杏的生長環境進行全面分析。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對白果樹周邊的土壤、水質進行采樣檢測,分析土壤肥力、酸堿度以及污染物含量;農學專業的學生仔細觀察白果樹的枝葉、樹干,判斷病蟲害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同時,他們還深入田間地頭、村屯農家,與當地居民交流,收集關于白果樹的傳說、故事以及居民們對古樹保護的看法和建議。通過這些考察,志愿者們不僅了解了古銀杏的現狀,更深刻感受到了它在居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也堅定了他們保護古樹的決心。
(圖為古樹白果樹照片 供圖者馬靜美)
四、清理行動:還古銀杏一片潔凈天地
春節前夕,志愿者們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清理行動。盡管天氣寒冷,但志愿者們熱情高漲,早早地來到馬店孜鎮政府,手持掃帚、鐵鍬、垃圾袋等工具,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清理工作。
志愿者們分成多個小組,有的負責清理白果樹周邊的垃圾,包括落葉、枯枝、塑料袋等;有的用鐵鍬松動板結的土壤,改善土壤的透氣性;還有的小組對周邊的雜草進行清除,防止雜草與古樹爭奪養分。在清理過程中,志愿者們還向過往的居民宣傳古銀杏保護的重要性,倡導大家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共同愛護這棵古老的樹木。
一位路過的老大爺感慨地說:“這棵樹陪著我們過了一輩子,現在看到你們這些年輕人來保護它,我們心里特別欣慰。以后我們也會更加注意,不讓它再受委屈。”居民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讓志愿者們備受鼓舞,清理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經過一整天的努力,白果樹周邊的環境煥然一新,古老的銀杏樹在整潔的環境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五、文化宣傳:講好白果樹故事,傳承馬店孜文化
志愿者們深知,保護古銀杏不僅是一項生態行動,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他們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平臺,精心制作關于白果樹的宣傳內容。傳媒專業的學生發揮專長,拍攝了精美的短視頻,記錄了白果樹四季的美景、志愿者們的保護行動以及當地居民與白果樹的深厚情感。這些短視頻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平臺發布后,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在外的馬店孜鎮游子看到后紛紛留言,表達對家鄉白果樹的思念和對志愿者行動的支持。
同時,志愿者們還整理了關于白果樹的歷史傳說、文化故事,編寫成圖文并茂的文章,發布在當地的公眾號和微博上。他們通過生動的文字和圖片,向更多人展示了白果樹背后的文化底蘊,讓這棵古樹成為馬店孜鎮對外宣傳的一張亮麗名片。
此外,志愿者們還在馬店孜鎮的集市、社區活動中心等地舉辦了白果樹文化展覽。展覽中,既有古老的照片、文獻資料,展示了白果樹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貌,也有志愿者們在考察和保護過程中拍攝的照片和收集的數據。志愿者們擔任講解員,為前來參觀的居民和游客詳細介紹白果樹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保護現狀,讓更多人了解到保護古銀杏的重要性。一位前來參觀展覽的游客表示:“以前只是覺得這棵樹很漂亮,沒想到它還有這么多的故事,這次真的是長見識了。”
(圖為志愿者正在清理雜草落葉 供圖者馬靜美)
六、科學保護:為古銀杏的健康保駕護航
為了確保古銀杏得到科學有效的保護,志愿者們積極尋求專業支持。針對白果樹的病蟲害問題,專家們指導志愿者們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他們引進了一些有益昆蟲,以控制害蟲的數量;同時,設置了防蟲網,防止害蟲的侵襲。在土壤改良方面,專家們建議定期對白果樹周邊的土壤進行松土、施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氣性。志愿者們認真學習這些專業知識,并按照專家的指導,定期對白果樹進行養護。
此外,志愿者們還建立了古銀杏健康監測檔案,詳細記錄白果樹的生長狀況,包括樹葉的顏色、數量、病蟲害情況等。通過長期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古銀杏能夠健康生長。
七、服務家鄉:多方聯動,助力鄉村振興
志愿者們的行動得到了馬店孜鎮政府和當地社區的大力支持。他們都提供了必要的物資和資金支持,幫助志愿者們購買清理工具、防護設備以及開展宣傳活動所需的材料。社區則組織居民積極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形成了政府、社區、志愿者和居民多方聯動的良好局面。
在服務基層治理方面,志愿者們積極參與馬店孜鎮關于古銀杏保護的規章制度制定。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規章制度既符合實際情況,又能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遵守。同時,志愿者們還將古銀杏的保護與馬店孜鎮的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建議。他們建議以古銀杏為核心,打造一個小型的生態文化公園,開發與白果樹文化相關的旅游紀念品,如銀杏葉書簽、銀杏果工藝品等。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促進馬店孜鎮的經濟發展。
八、公益服務:關愛青少年成長,傳遞溫暖與希望
在春節和寒假期間,志愿者們還將關愛青少年成長作為重要任務。他們利用馬店孜鎮的村、社區活動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場所,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公益服務活動。
針對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志愿者們組織了白果樹科普講座。他們向孩子們介紹白果樹的生物學特性、生態價值以及保護意義,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互動實驗,激發了孩子們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和對家鄉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在講座中,志愿者們還展示了他們在保護白果樹過程中的照片和數據,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到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艱辛。
(圖為志愿者清除垃圾袋 供圖者馬靜美)
九、結語
在這個蛇年春節和寒假,利辛縣馬店孜鎮的白果樹保護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行動,為家鄉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他們從鄉情民情考察出發,深入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和發展現狀,通過清理保護古銀杏、文化宣傳、科學保護措施的實施以及服務家鄉建設和公益服務等多方面的努力,為古樹的健康生長和家鄉的繁榮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行動不僅讓古老的白果樹煥發出新的生機,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家鄉的魅力和溫暖,激發了廣大居民保護家鄉生態環境、參與家鄉建設的熱情。
相信在這些志愿者的帶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服務家鄉建設的行列中來,共同描繪馬店孜鎮更加美好的未來。讓我們期待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馬店孜鎮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充滿活力的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