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大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聚焦龍州水口口岸,探尋“一帶一路”下的興邊富民新路徑
在“一帶一路”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大背景下,崇左依托區位優勢,大力推動口岸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沿邊開放發展水平。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緊跟時代步伐,開展了“一帶一路”倡議下以龍州水口口岸為例的邊境口岸興邊富民調查研究,致力于探尋崇左從“通道經濟”邁向“口岸經濟”的新路徑。
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由2名專業指導老師和8名來自不同學院、年級的學生組成,成員優勢互補、分工明確,團隊協作能力強、實踐能力出色。團隊名稱靈感源于龍州水口口岸及“一帶一路”倡議,“絲路”象征古絲綢之路的貿易與友好精神,“新語”代表口岸經濟發展的新態勢,調研團旨在挖掘新動態,講述新時代口岸故事。

2025年1月15日,調研團首站抵達崇左市龍州縣水口口岸。一到口岸,成員們就被其蓬勃的經濟活力吸引,他們深入調研貿易品類、通關流程,評估市場規模,還走訪移民管理局、邊檢站等機構,了解邊防檢查和管理措施,深刻認識到水口口岸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聯結國內外市場中的重要作用。

1月16日,調研團第二站來到廣西乾進新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注東南亞農業投資,與中糧集團合作推進越南甘蔗種植及進口,還涉及其他農副產品采購和貿易代理。公司以訂單農業為核心,為越南蔗農提供全程技術指導,運輸環節外包,帶動產業鏈發展。通過合作,將越南甘蔗轉化為特色糖產品,既增加了越南邊民收入,又為中國糖企創造效益。公司還大量招聘當地邊民擔任運輸司機,推動了邊境運輸業發展。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公司積極開展跨境農業合作,助力中越經濟友好發展。

1月17 - 18日,調研團第三站走訪口岸周邊的中越特色商店。調研發現,水口口岸的貿易商品以農產品、日用品和手工藝品為主,種類豐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特色商店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吸引了大量游客,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此外,調研團還注意到,口岸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和優惠政策極大地推動了中越兩國的貿易往來。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水口口岸正逐步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重要樞紐,為興邊富民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

1月19日,調研團在水口鎮開展問卷調研。結果顯示,邊民對興邊富民政策和口岸措施有一定了解,認為口岸物流和信息化設施需加強以滿足貿易需求。基礎設施、通關效率和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口岸貿易發展的瓶頸,但邊民也對交通和公共交通設施的改善表示滿意。

此次調研,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通過實地考察、訪談和問卷調查,深入了解了水口口岸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及興邊富民政策成效。團隊希望能為口岸發展提出可行建議,助力當地經濟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更好發展,為廣西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