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支教啟新程,知識傳遞暖鄉村
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時代浪潮中,教育扶持成為關鍵一環。2025年1月19日,山東建筑大學大學生沂蒙情協會“寒冬送溫情,鴻圖振鄉興”實踐團隊正式開啟線上支教之旅,為鄉村學子搭建起知識的橋梁,以實際行動傳承沂蒙精神,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山東建筑大學大學生沂蒙情協會長期秉持“情系沂蒙,奉獻愛心”的宗旨,積極投身鄉村教育幫扶事業。此次線上支教活動,是協會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中教育扶持號召的重要舉措。前期,協會精心組織策劃,于1月18日開展志愿者線上試課活動,對語文、數學、英語等多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了充分打磨,為正式線上支教筑牢根基。
1月19日,經過前期與孩子們的充分溝通,線上支教課程準時開課。在語文課堂上,志愿者以飽滿的熱情開啟了對語文語法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志愿者不僅逐句分析示例的優美語句,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互動。“現在請你來做小評委,思考一下這段話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春天的呢?我們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感受來想一想。”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課堂氣氛活躍。這種互動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在數學教學上,志愿者正在講解“根號的化簡”這一知識點。考慮到線上教學的特點,志愿者提前準備了多道同類型題目,以便學生進行對知識點的鞏固提升。她耐心講解每一道題目,引導學生將根號一步步進行化簡,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易懂。

英語教學則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小學四年級的英語課堂上,志愿者采用朗讀教學法進行教學。她帶著學生讀單詞,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語感。在領讀過程中,她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快的學習知識,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英語口語能力。

線上支教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網絡延遲、設備故障等問題時有發生。但實踐團隊早有預案,針對網絡延遲問題,志愿者們提前調整教學節奏,適當放慢語速,確保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對于設備故障的學生,志愿者會進行一對一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一位剛下課的志愿者說:“我負責的這個孩子學習的狀況很好,感覺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他上課會一直開著麥克風,交流也挺積極的,我和他互動他也每次都會回答。我跟他說他如果有不懂的不會的題,或者是在作業上感到比較困難的問題可以來問我。”
“說實話,剛開始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心里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遞他們,害怕的是擔心自己講得不好。等到今天正式開始上課的時候,看到孩子打開攝像頭,我一下子就不緊張了,看到他對知識的渴望,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接下來六天,我還會繼續努力,給孩子更多的幫助。”
線上支教打破了地域和資源的限制,讓鄉村孩子們能接觸到更豐富的知識和多元的教學方法。對于參與支教的志愿者們而言,也是一次充滿意義經歷,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積極反饋,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使他們更加堅定地在公益教育的道路上前行。
山東建筑大學大學生沂蒙情協會將持續優化線上教學體系,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反饋意見,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為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持續貢獻青春力量,讓知識的光芒照亮鄉村學子的前行道路,書寫鄉村教育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