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傳承花饃文化
近日,一支以花饃為主題的社會實踐隊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傳承和弘揚這一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讓花饃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活動背景
花饃,又稱面花、禮饃等,是中國民間傳統面塑藝術品,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實踐隊成員們在青島市嶗山區二月二實踐基地展開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采訪傳承人、舉辦制作體驗活動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花饃的制作工藝、文化內涵以及傳承現狀。
活動準備
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農學基地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邀請了經驗豐富的花饃制作師傅前來指導,他們不僅技藝高超,還對花饃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同時,基地還準備了充足的制作材料,包括優質面粉、食用色素、模具等,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有足夠的材料進行創作。此外,還精心布置了活動場地,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參與者在舒適的環境中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理論學習
活動伊始,指導老師為學生們詳細介紹了花饃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以及制作工藝。從花饃的起源講起,講述了它在不同地區、不同節日中的獨特寓意,如結婚時的龍鳳呈祥花饃寓意夫妻恩愛、幸福美滿,孩子滿月時的老虎花饃象征孩子健康強壯、勇敢無畏。豐富的講解讓同學們對花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后續的實踐操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實踐操作
理論學習后,進入了同學們期待已久的實踐環節。在指導老師的示范下,大家開始了花饃的制作。首先進行和面,將面粉、水等材料混合,揉搓成光滑的面團。隨后,面團被放置一段時間進行醒發,讓其更加松軟。醒發完成后,同學們根據指導老師的教程,用模具或手工捏出各種形態的花饃,包括刺猬、兔子、元寶、柿子等。在制作過程中,同學們相互交流、互相學習,現場氣氛熱烈而歡快。
作品展示與分享
經過一番努力,一個個精美的花饃終于制作完成。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互相欣賞、交流制作心得。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花饃,大家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和喜悅。最后,實踐隊還組織了花饃品嘗環節,讓大家品嘗自己親手制作的花饃,進一步感受勞動的成果和樂趣。
活動總結
此次花饃主題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同學們不僅掌握了花饃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還深入了解了花饃背后豐富的文化內涵。活動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審美情趣,更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實踐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將繼續努力,探索更多創新的方式和途徑,為傳承和弘揚花饃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實踐活動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也為二月二農學基地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花饃主題實踐隊不僅為花饃技藝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讓更多人意識到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未來,他們將繼續努力,探索更多創新的方式和途徑,讓花饃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