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促進電子商務與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的目標,響應商務部《數字商務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中關于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推動商貿流通領域物流數字化發展等行動要求。1月8日,“魯產電銷,裕農鄉興”實踐調研隊走進位于日照市莒縣閻莊街道的紅鏈e+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深入了解當下電商運營模式、市場拓展策略、農產品供應鏈管理及其助農成效,探尋農業電商發展的實行之道,助力鄉村振興。
初探:揭開農業電商的神秘面紗
1月8日下午,調研隊成員來到日照市莒縣拜訪了日照人之初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常彥磊,并在公司負責人的帶領下進行參觀。經采訪得知,公司成立于七年前, “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就必須得讓青年先行”,常彥磊將被閑置、荒廢的土地重新開墾,流轉土地400余畝,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種植蜜薯、南瓜、蔬菜等經濟作物100余畝,種植優質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300余畝,通過采取租賃、入股、務工等方式,帶動周邊村莊群眾實現了共同富裕。每天迎來送往于客商之間,讓常彥磊萌生了自產自銷的想法。“與其讓利益都讓中間商賺走,我何不自己往外銷售?”于是,他決定直播帶貨,自己把產出的農作物直接銷售出去。最初只是一個小規模的農產品銷售網店,隨著電商市場的蓬勃發展和對農業電商潛力的敏銳洞察,公司逐漸發展壯大,如今已擁有自己的種植基地、加工車間和專業的電商運營團隊。
圖為實踐隊員們參觀直播工作室 中青網通訊員 郭昺鈺 供圖
深究:探尋農業電商的運營之道
常彥磊的成功經歷讓我們意識到,農業電商的運營并非易事。在該公司,我們通過采訪和調查問卷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其運營的各個環節,試圖揭開其成功的秘訣。
經公司負責人介紹,我們了解到,公司通過與當地農戶合作,將他們的農產品集中收購,經過嚴格的篩選、加工和包裝后,再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給消費者。這種“公司+農戶+電商”的模式,不僅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讓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同時,公司擁有先進的加工設備和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將種植及收購來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制作成各種特色農產品,如大米加工成的煎餅,艾草加工制成枕頭等。這些加工后的農產品不僅便于儲存和運輸,還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通過參觀該公司的農產品倉儲中心,我們發現,公司與多家物流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農產品會在該車間統一包裝發往全國各地。公司聘用的包裝工人,多為當地投身家庭的婦女,靈活的工作特點既平衡了她們生活和工作的關系,又提供了較為穩定的收入。我們還發現,一些農產品發往不同地區會選擇不同的包裝,例如地瓜怕凍,發往東北等地的快遞會進行保溫處理,而其它地區的快遞則會選擇正常包裝。早上五點左右就會有大批收購的農產品陸續運到倉儲中心,經一天包裝后大約下午五點就可以全部運出發往全國各地,確保農產品能夠及時、準確地發貨。
銷售環節是農業電商的核心。公司通過多個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包括淘寶、抖音等主流電商平臺,以及自己的官方網站和微信小程序。公司注重營銷策略的運用,通過直播帶貨、限時折扣、滿減優惠等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通過這些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和營銷手段,農產品銷量不斷攀升,品牌知名度也逐漸提高。
圖為包裝工人正在填寫調查問卷 中青網通訊員 黃柯 供圖
展望:農業電商的未來與挑戰
農業電商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公司的調研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從政策環境來看,國家對農業電商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財政補貼、金融支持等,為農業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健全,為農業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然而,農業電商也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是人才短缺。農業電商需要既懂農業又懂電商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這類人才相對匱乏。公司也面臨著人才招聘難、留人難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的發展。其次是品牌建設難度大。農產品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相對較低。公司在品牌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再者是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農產品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品質參差不齊,標準化生產難度大。這給農產品的包裝、運輸和銷售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
盡管如此,公司對未來充滿信心。談及未來規劃,常彥磊說要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培養一批農業電商專業人才。同時,公司將加強品牌建設,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優化服務、加強宣傳推廣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此外,公司還將積極探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模式,與農戶合作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的品質。
通過對公司的調查研究,我們看到了農業電商在農業現代化、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方面的重要作用。雖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農業電商依舊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持續發力。
圖為“魯產電銷,裕農鄉興”實踐調研隊全體成員合照 中青網通訊員 黃柯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