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青年三下鄉|“建‘秦’山‘邑’水,創綠色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團: 仲夏渼湖邊,青年為人先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7月13日,我們一行人滿懷期待和憧憬來到西安市鄠邑區的著名風景名勝——渼陂湖,感受自然之美,落實綠色調研。
渼陂湖位于澇河西畔,在關中水系的澆注下,湖水清澈而又透出淡淡的碧綠,來到湖區,湖面猶如一塊無暇的翡翠,岸邊顆顆垂柳亭亭玉立,柳葉在舒緩的夏風中搖曳,近處為湖,遠處為亭,盡管沉浸在這樣仙境般的畫卷中,我們在行走途中還是看到了景區的一些不良現象,如在小路、草坪、沙灘上,時不時會散落著廢棄的瓶子、塑料袋、衛生紙,這給近乎無暇的湖光水色抹上了一點黑,我們便隨即開始回收垃圾和進行調研。
首先,我們在回收垃圾的途中遇到了景區的工作人員,他們對于景區有著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我們向他們進行采訪后,才了解到,在湖區光鮮亮麗的表面之下,環境破壞和污染的現象也是頻頻發生,需要他們工作人員來每日進行檢查和清潔,如此看來,對于景區的保護和游客素質的提高仍舊任重而道遠。
1984年鄧小平書記曾對教育提出從娃娃抓起的理念,環境保護亦是如此。走到湖區北畔的一處池塘,我們看到了兩名正在池邊嬉戲的女孩,于是便上前進行采訪,向她們提問了有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以及保護環境的措施等問題,兩位可愛的小女孩滔滔不絕,爭做綠色環境保護小衛士。
快要到景區出口的時候,一陣悠揚的秦腔傳入了我們耳中,不遠望去,是一位正大展歌喉的阿姨。在上前與其短暫閑聊之后,我們了解到阿姨是附近的居民,時常會來渼陂湖畔散步、唱曲,她作為這里的“常客”,幾乎從景區建成之時到現在,一直見證著湖區的變化,從一開始的臟亂差到現在的清新自然,在如此勝景下展一曲秦腔,豈不是人生一大樂事?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全新的理解,對環境保護的措施與方式也有了很深入的認識,而最重要的就是實踐,方有實踐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保護環境,真正的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