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聯合昌吉學院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石榴籽祖國行’”新疆專項社會實踐:石榴花開映邊疆,能源報國顯擔當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藍天白云下,溝壑縱橫間,實踐隊隊員們揮舞著手中的紅旗,齊唱中國共青團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韻律久久回蕩在壯麗而深邃的獨山子大峽谷中。
6月底,2024年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石榴籽祖國行’”新疆專項社會實踐拉開序幕。7月12日-15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聯合昌吉學院能源與控制工程學院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開展活動,實踐隊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輔導員張家馨,昌吉學院能源與控制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姜文東、輔導員張悅和艾克拜爾·艾尼瓦爾帶隊,共10名學生代表參加。
兩校聯合實踐隊啟動出發儀式
天山腳下重溫崢嶸歲月
“這張照片是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照片......”實踐隊員們于克拉瑪依紅色記憶展覽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苦難中鑄就輝煌,探索中收獲成功,失誤后撥亂反正,奮斗中贏得未來。”展館創始人陳健的介紹讓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活”了起來,激勵著實踐隊員們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在獨庫公路博物館中,實踐隊員們認真聆聽李善國等烈士的英勇事跡,了解了“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和獨庫天路背后用鮮血和汗水鑄就的壯烈史詩。實踐團成員李斌感慨到:“只有走進這家博物館,才算真正懂了這條最美公路美在哪里。”而《獨庫天路》沉浸式實景話劇則通過“榮耀開篇”“崢嶸歲月”“錦繡華章”三個篇章,深情演繹了先輩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實踐隊員們仿佛透過時間的壁障,看到了168名戰士為建設獨庫公路的奉獻與犧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獨山子大峽谷的山地草原之上,隊員們面向團旗,高舉右拳,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傳遞出青年學子為國奉獻的堅定理想信念。 隊員們席地而坐,聆聽姜文東講述黨員無償為村民廣播新聞聯播的故事,在艾克拜爾江·艾尼瓦爾的帶領下迎風起舞,在壯麗山河間重溫崢嶸歲月。
實踐隊參觀克拉瑪依紅色記憶博物館
實踐隊參觀獨庫公路博物館
獨山子大峽谷旁重溫入團誓詞
油城滄桑追溯奮斗足跡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巍巍乎鉆塔,獵獵乎旌旗。在百里油區,實踐隊員們彷佛回到了老一輩開拓者“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那段激情歲月。來到獨山子攀登泥火山,拾級而上,看千年油泉噴發口,油泉中黢黑的石油見證者著一代代石油工人為這片土地的付出。為追尋前輩的足跡,實踐隊員們走入克拉瑪依博物館和黑油山,不同時期的照片、圖表、實物以及沙盤、模型上千余件(幅)映入眼簾,講述著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在石油精神的鼓舞下不忘初心,薪火相傳,在一個又一個地方創造出滾滾油龍。“石油精神將會一直傳承,永不消散,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身上孕育新的希望。”實踐團成員金哲旭說道。
在獨山子團區委副書記鄧菲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走訪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疆海潤科技有限公司,參觀企業生產車間、實驗室等。總經理杜慧向兩校師生介紹了企業文化,表達了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董事長謝海江勉勵實踐隊員們扎根西部,為新疆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創新活力,在廣袤的邊疆土地上實現人生價值。
實踐隊參觀克拉瑪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