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蘭西/文 李長迪/圖)“受益匪淺,往后我也會把環保知識應用到生活里。”“我學習到了許多綠色生活的方式。” 范蠡公園里響起民眾們愉悅的聲音。在全球化與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環境保護問題愈發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志愿服務團隊積極響應這一全球性議題,于8月28日至8月30日在淅川縣開展了“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旨在增強大學生及公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8月28日,志愿團隊抵達淅川縣范蠡公園后,首先給當地的群眾發放環保宣傳手冊,并向他們詢問了解了當地民眾的日常環保情況并公園內開展了環保知識講座,由志愿服務團隊的成員們分享環保知識和低碳生活技巧。隨后,志愿者們利用提前準備好的物資,通過發放分類垃圾桶、宣傳冊、擺放宣傳展板教育資料等向群眾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并組織當地群眾舉辦了一系列環保主題的游戲。比如“塑”戰塑決,簡單介紹過游戲規則后,志愿者宣布活動開始。群眾們踴躍參與,對公園中的廢棄瓶子進行清理,并用撿來的瓶子在志愿團隊處兌換積分,抽取小禮品。

“原來手工制作這么有意思!”不遠處,“變廢為寶”手工制作活動正火熱進行中,參與者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將收集到的廢棄物品如塑料瓶、廢舊布料、報紙等轉變為工藝品,制作成錢包、籃子、裝飾品等創意小物件,使參與者在體驗資源循環利用的樂趣的同時,領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顒咏Y束后,參與者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認為此類實踐活動能夠更好的推動環保知識的普及。
8月29日,志愿團隊在金河鎮開展環保宣講活動,抵達活動地點后,志愿團隊先與當地村民進行交流,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向村民們科普環保知識。隨后,在金河鎮村委會的幫助下,志愿者將村民們聚集在村中心廣場上,進行環保宣講。志愿者們通過講述故事和分析實際案例的方式,向村民們普及環境保護的知識,強調資源回收的意義并介紹了可回收物的利用方法。
此外,志愿團隊還設置了問答環節,解答村民們的困惑,以此來加深村民對于環保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這次身臨其境聽講,我才深入地理解了綠色生活的重要性。”村民老張激動地說道。其余村民也紛紛表示這次活動意義非凡,讓他們學到了許多環保相關的知識。

守護美麗海岸線,共繪藍色海洋夢。8月30日,為進一步提升公眾環保意識,改善河道生態環境,志愿團隊來到淅川縣丹江口水庫開展“凈灘”環保實踐活動。志愿者們帶上事先準備好的手套和垃圾袋,分散在指定的河灘區域,一聲令下,志愿者們便迅速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活動中,沿著河灘一邊行走一邊清理各種垃圾。通過一天的辛勤勞動,志愿者們收集了數袋垃圾,包括塑料瓶、衛生紙團、玻璃碎片等,這些垃圾若不及時清理,將會對河流生態造成長遠的傷害。

處理完河灘垃圾后,當地的防溺水工作人員對志愿服務團隊進行了防溺水教育,向志愿者們強調了水域的潛在危險,提供了基本的游泳教學和水上安全知識,演示了如何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裝備,增強了志愿者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活動的最后,志愿者們在活動的大型橫幅上簽名并寫下自己的環保承諾,保證會將學到的環保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本次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大學生的環保節約意識,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寶貴的經驗和知識,為往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將環保的種子播撒到廣大群眾和青年學子的心中,相信往后的日子里,他們會通過實際行動來灌溉,讓綠色環保之花開遍社會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