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中小學進一步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及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結合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實際,南京審計大學“民醫有高手”暑期調查團前往淮安揚州等地開展了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調查。
淮揚地區中醫文化承載了豐富的中醫歷史、經驗和智慧,其中淮安蘇嘴闕氏膏藥等中醫地標具有豐富的采訪價值,我們希望通過調查,系統地記錄和整理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從而有效地保護和傳承中醫文化。
八月一日早,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隊長杜可帶領其余四名成員由南京出發前往淮安,在淮安開啟了三天豐富而又充實的調研活動。
在淮安的三天旅途中,我實踐團隊分為若干小組們兵分兩路,先后采訪了二十余家診所,五位名醫,每組負責采訪不同的診所,取得了重大收獲。我們采用了面對面訪談、觀察醫生日常工作的方式,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的就醫體驗。采訪內容包括醫生的專業背景、診療方法、對當前醫學技術的看法以及患者對他們的評價等。采訪過程中,我們詳細記錄了醫生的回答和患者的反饋。同時,我們還收集了診所的運營數據、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等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我們對民醫的工作情況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其中,泰和中醫診所的薛玉科醫師讓我們印象深刻。
(圖為薛玉科醫生在填寫問卷)
薛醫生具有中西醫臨床經驗三十余年,有執業中醫師、執業醫師雙執業資格,執業中藥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會員,多年來對中西醫治療理念有獨到的心得,擅長利用具有個性化的中醫藥特色四季警方治療調理脾胃病,婦科病,男科病,皮膚病等常見病,尤其對手術后重病,貼梗后選植等疑難雜病利用四季資方配合中醫傳統技術艾灸治療調理效果非常顯著,還擅長自制察和中醫新特黑膏藥外用黏敷治療調理范肩腰腿痛。
在采訪中,對于中西醫結合的前景,薛醫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非常支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各有千秋,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案。例如,中醫可以在慢性病管理、康復治療和保健方面發揮作用,而西醫在急救、手術和現代診斷技術上更具優勢。如果兩者能夠互相補充、共同合作,對于提高整體醫療水平將是非常有益的。未來,民間醫生可能會更加注重與現代醫療體系的融合,發揮我們的傳統優勢,同時也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術。我們可以在社區中繼續扮演重要的健康管理和預防角色,同時積極與現代醫院和醫師合作,形成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
(圖為揚州小分隊與醫院老醫師的合照)
最后,薛玉科醫師也對年輕人提出了新的遠景:希望年輕人能夠多了解和尊重傳統醫學,同時也要注重現代醫學的學習。傳統醫學的智慧是寶貴的,但也需要與時俱進。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要懷有一顆仁愛之心,為他人提供幫助和服務,這才是醫學的真正意義!
薛醫生的從醫經歷不僅展示了民間醫生在現代社會中的獨特價值,也提醒我們尊重和學習傳統醫學的智慧。現代醫療體系的完善離不開各種醫學形式的相互補充和融合。希望通過這次采訪,更多人能了解到民間醫生的辛勤付出及其對社會的貢獻!
接著,我們來到了揚州這座運河之都。在這里,我們親身體驗了一次“望聞問切”的中醫診療方式——把脈。
(圖為萬樹老師與學生及診所民醫的合照)
未接觸把脈之前,一行五人對把脈的了解主要來源于一些中醫相關的書籍和電視節目。我們知道把脈可以幫助中醫醫生診斷身體狀況。而當我們到達診所時,黃洪波醫生為我們把脈的過程非常專業。醫生讓我坐在一個舒適的椅子上,然后輕輕地用手指觸碰我的手腕。我注意到醫生的手指非常溫暖,觸碰時很輕柔,沒有一點壓迫感。他們通常會用三根手指,分別是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去感知我的脈搏。一開始,我的手腕感覺到了一些輕微的壓力,但并不不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感覺到醫生的手指在我手腕上微微移動,像是在尋找一種節奏或脈搏的波動。這種感覺有點像是在手腕上輕輕地敲擊,非常微妙。我們一致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安靜和放松的體驗。
(圖為參訪同學體驗把脈的過程)
在把脈之后,黃醫生告訴了我一些關于我身體狀況的信息,比如我的脈搏有些微弱,這可能與我最近的疲勞有關。他還建議我調整飲食和作息時間。這對我來說很有幫助,提醒我注意起自己的健康。
通過這次采訪,我們理解了把脈不僅僅是一種古老的診斷方法,更是一種讓人感受到中醫文化和關懷的體驗。希望這種傳統的醫療方式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出它獨特的價值。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我們對名醫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希望在未來的實踐中,我們能夠繼續探索和發現更多有價值的見解,為社會健康事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