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年擔當。焦作河南理工大學建藝學院組織了三下鄉活動,其中“壁上生花”隊伍前往焦作市溫縣招賢鄉開展以“會出司馬文化,創出農耕風采”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為期兩周。本次志愿活動旨在關注招賢鄉的發展需求,并通過實際行動為當地的鄉鎮風貌和基礎設施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活動籌備階段,我們的團隊成員們就充滿了熱情,大家集思廣益,精心策劃,細致安排。每一項活動都經過了反復討論和精心設計,力求讓這次“三下鄉”活動能夠豐富多彩,有意義。

在出征儀式上,我們的團隊成員們激情滿懷,壯志凌云。大家紛紛表示,要將所學知識用到實踐中,為基層群眾服務,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繪制鄉村文化墻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一種方式,可以說是非常有意義。不僅可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鄉村形象,展現鄉村特點,更重要的是可以傳播文化,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鄉村優秀文化的熏陶,自覺提升文明素養、文化素養。本次墻繪便結合當地特色文化——司馬文化為主題,將招賢鄉的文化底蘊在招賢鄉入村口處,讓步入招賢鄉的每個人都知道該文化。使其在招賢鄉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隨著團隊成員們的巧手在墻上揮灑,一幅幅生動活潑的墻繪作品逐漸展現。人物色彩明快,形態各異,富有生機,每一筆每一劃都體現了成員們的熱情與耐心。這些墻繪作品以清新的色彩、豐富的內涵吸引著過往村民的目光,傳遞出正能量與文化情懷。整個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筆刷畫、每一處描摹。他們的汗水和熱情都凝結在每一幅墻繪作品中。與村民的互動加深了村民對活動的理解與認同,也為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次實踐機會讓我更加的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偉大成果。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一定會在本次實踐中練就興農本領、服務鄉村振興用青春的畫筆生動描繪鄉村振興的絢麗藍圖進一步在將來的學習與工作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此次鄉村振興的墻繪工作得到了招賢鄉以及指導老師們的大力支持探訪招賢文化,志愿隊的隊員們用色彩將明日的未來希望串聯用藝術的形式將對鄉村發展的美好愿景融入一面面墻體之中為鄉村振興的發展與建設投入更加飽滿的色彩與活力。感謝招賢鄉政府和建藝學院對此次活動的大力支持。未來學院將進一步加強與當地的合作,共同推動鄉村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