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政策引領下的旅游業發展:疫情后的挑戰與展望
隨著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經濟復蘇的腳步在加速。然而,旅游業作為受疫情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此背景下,重視文化傳承、注重生態保護,成為未來旅游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2024年7月30日至8月8日,“逆旅踏歌,覓影尋蹤”——“逆向旅游興起”調研團的小組成員深入新興“小城”,探索小城興起的原因。
小組成員朱志淵、王賽峰來到鹽城、淮安的自然保護區,探索城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在雙碳政策的引領下,鹽城市正積極推動旅游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通過加強生態保護、優化游覽路線和提升游客教育,旨在實現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的良性互動。同時,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也在推動生態修復和環境教育,以提升游客的生態意識和環保責任感。洪澤湖濕地以其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著稱,水域遼闊,灘涂廣袤,植被茂盛。濕地內水杉、池杉等喬木林立,其不僅是眾多鳥類和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也是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濕地內的水體具有強大的自凈能力,對改善水質、調節氣候、防洪抗旱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小組成員段涵力來到了山西晉城。提及晉城,如果你經常上網沖浪,也許你會想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由四位主持人帶火的梗。晉城,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日益蓬勃的康養產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訪。例如,蟒河是著名的自然生態旅游區,其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森林和奇特的山峰交相輝映,是體驗大自然魅力的絕佳之地。如果你心懷對揭開太行山脈神秘面紗的欲望,你也可以到這里的抱犢溝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徒步之旅,穿梭于山脈之間的森林氧吧,眼前是升騰的云海,在不經意間讓你愛上晉城。
小組成員吳寒逸來到海安。城市在保護文化傳承的同時努力發展經濟。其中海安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的地方歷史博物館。博物館設有多個展廳,展品涵蓋了從古代文物到現代藝術的廣泛領域。館內收藏有豐富的歷史遺物,如青銅器、陶瓷、書法、古代文獻和民間藝術文化等。同時海安古城保留了很多傳統建筑,具有濃厚的歷史氣息。古城內可以欣賞到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還可以體驗到傳統的市井文化。
小組成員在文化方面的發現盡管不能代表小城的所以文化底蘊,但代表了小城的歷史,表現了其祖祖輩輩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中新四軍紀念館作為鹽城市的文化名片,不僅展示了抗戰歷史,更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旅游開發中尋求平衡。各地美食在滿足游客味蕾的同時,也讓人們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
小組成員韓鵬宇,王賽峰,朱志淵,段涵力在不同的地方均完成了實地調查,韓鵬宇進行贛榆區海岸線修復與保護行動調研。他通過對環保部門的走訪調研,發現海岸線主要面臨海堤護坡破損、圍填海生態破壞等諸多問題。在發現問題的同時,他也跟隨工作人員參與到了環保意識宣講,實地調查等活動,了解當地政策,切身觸地地感受當地政府在壞境保護方面的努力。王賽峰,朱志淵則在自然保護區和濕地進行了實地調研,二人通過對游客的走訪調查,了解到人們欠缺各種保護生物知識、濕地生態系統破壞的的問題。于此同時,二人還跟隨管理人員參與到了知識宣傳,收集保護區和濕地內垃圾等活動,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生態系統保護的重要性。段涵力在晉城進行了文化傳承的調研。她通過在各個城區收集調研報告,并且實地走訪,切切實實的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以及民間藝術。
在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深入調研了反向旅游的興起原因。通過走訪調研結果表明,反向旅游的流行主要受到城市生活壓力的驅動,人們渴望逃離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尋找鄉村和自然景點以放松身心。此外,公眾對生態和健康的關注增強,推動了對自然和環保旅游的需求。社交媒體的普及也讓更多人了解和追求那些較少開發的旅行目的地。調研還發現,地方特色和文化的吸引力也是反向旅游興起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志淵 王賽鋒 來源:“逆向旅游興起”調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