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時代的背景下,旅游業作為受疫情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雙碳政策的指導下,中國旅游業正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與經濟復蘇的雙贏局面。于是,2024年8月,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逆旅踏歌,覓影尋蹤”——“逆向旅游興起”調研團成員分別于各自家鄉所在地展開走訪與調研活動,了解逆向旅游興起的原因和當下旅游業的發展。
浙江寧波,一座魅力無限的海濱之城,以其壯闊的海岸線、豐富的海洋資源及悠久的港口文化聞名遐邇,是探索海洋風情、品味海鮮美食的絕佳之地。8月9日,團隊成員陳超杰來到寧波市象山縣茅洋鄉花墻村,對當地的旅游文化進行深入走訪。據了解,象山縣茅洋鄉,三面環山,南面臨海,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花墻村不僅山景壯麗,而且海景迷人。村南的蟹鉗港更是一片廣袤的灘涂地,因形似蟹鉗而得名,是游客親近自然、感受漁家風情的好去處。附近的東海靈巖景區作為縣十大重點旅游景區之一,山中懸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奇美無比的景色給人無與倫比的震撼景區山野及高空游樂項目眾多,“華東第一高”的靈巖觀光電梯、步步驚心、靈巖望海飛拉達、雙軌滑道、玻璃水滑、叢林穿越、滑索、高空秋千、高空威亞、兒童/山地卡丁車等,適合當今國際潮流的戶外時尚旅游項目,是中國極具特色的森林運動休閑目的地。
在本次考察實踐活動中,最讓成員感到眼前一亮的,是花墻村先進完備的民宿文化。花墻村自2012年開始響應象山縣旅游富民戰略,逐步興辦農家樂和民宿。隨著2016年茅洋鄉開展市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花墻村被定位為“康旅融合民宿集聚村”,民宿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花墻村全村共有101戶,其中民宿經營戶達到了61家,占全村戶數的60%以上。這些民宿提供了總計1279張床位和1670個餐位,充分滿足了游客的住宿和餐飲需求。
根據采訪當地民宿經營人員,我們了解到象山縣和茅洋鄉政府對民宿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扶持。政府通過實施民宿床位補貼等政策措施,鼓勵村民積極興辦民宿。同時,政府還加強了對民宿經營者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了民宿的整體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另外,旅游公司不斷策劃營銷具有花墻特色的活動,并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平臺等渠道向外發布信息。這些宣傳推廣活動有效地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探訪花墻村。
民宿文化在花墻村的風靡,帶動了茅洋村的經濟發展,同時拉動了農業、漁業的發展。同時,民宿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村莊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環境的整治,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見花墻村也受到了反向旅游熱潮的紅利。
8月11日,團隊成員陳超杰來到寧波市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橫坎頭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抗日戰爭時期,以余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根據地領導機關“中共浙東區委員會”的所在地就位于此。浙東區黨委舊址是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橫坎頭村的紅色文化和革命歷史成為無數黨員教育和青年學子研學的重點對象。
團隊成員認真學習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歷史背景,并作為志愿者積極參與歷史紀念館講解工作,主要負責浙東行政公署舊址的引導工作。通過志愿服務講解與參觀,一個以區黨委舊址為核心的包括浙東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金融、新聞各方面情況的浙東革命史跡網呈現在我們眼前,完整的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浙東革命根據地在政治、軍事、文化及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歷史足跡。讓我們感受到在抗日戰爭年代我們黨在何其艱苦的條件下如何成長起來,革命老區如何建設起來,中國革命應該如何開展起來。每一個人都感觸頗深。
結束革命老區的參觀后,我們繼續對橫坎頭村的紅色旅游建設進行探訪,發現習近平總書記也對橫坎頭村的建設極其重視。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橫坎頭村考察調研,并于不久后給村里的黨員群眾回信,希望橫坎頭村“發揚老區的優良傳統,保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風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加快老區開發建設,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信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勉勵他們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鄉親們一道,再接再厲、苦干實干,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紙短情長,總書記的親切問候,無疑給了橫坎頭村的發展一個巨大的助力。正如總書記所說的那樣,繼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這是廣大黨員同志和當代大學生必須肩負的時代責任。
通過對寧波兩座村落旅游文化的調研,我們發現在后疫情時代,旅游業正在慢慢復蘇,而旅游目的地的走向也逐漸由大城市向小地方轉移,符合反向旅游興起的總趨勢。而當地也結合民宿文化和紅色歷史等地區特色,積極進行宣傳教育,使得小眾打卡點被賦予嶄新的意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旅游業會有更加亮眼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