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些大學生們的講述我曉得了糧食安全對于國家的重大意義。”紫荊村村民雷勝彪說。
近日,一群來自湖南工學院的青年學子深入我縣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糧食安全與污染防治”實踐活動。糧食,國之命脈,民之生存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擲地有聲地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守護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湖工學子深知糧食安全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立志用專業知識展現青年擔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三下鄉”實踐中,他們通過發放環保宣傳手冊、進行問卷調研、舉辦座談會和指導科學種植等一系列行動,不僅為當地農戶帶去了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還積極推動了綠色生態種植理念在鄉村的落地生根。
為深入了解農戶在糧食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困擾,并探討綠色生產、生態優先的可行路徑,湖工學子們與當地村委會、村干部及種糧大戶共同舉辦了“糧食安全與污染防治”座談會。會上,學子們詳細闡述了當前環境污染的嚴峻形勢以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案。與會者紛紛表示,將積極響應號召,將污染防治措施融入到日常農業生產中,共同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確保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湖工學子們還組建了宣講團隊,深入鄉村一線,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主題講座等形式,向廣大村民普及糧食安全和污染防治的相關知識。他們精心制作的PPT、宣傳手冊、海報等宣傳資料,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深受村民們的喜愛。
通過宣講,村民們不僅了解了國家糧食安全的現狀和挑戰,還深刻認識到了污染防治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紛紛表示將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共同為打造美麗鄉村貢獻力量。
在調研過程中,湖工學子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開展了土壤取樣行動。他們利用專業知識對為農戶提供了精準的土壤調節建議。同時,他們還向農戶推廣了自助研發的土壤調節劑,指導他們科學使用這些新型農資產品,改善土壤環境,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在學子們的幫助下,農戶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科學種植充滿了信心。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湖工學子們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們表示,未來將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去,用科技的力量為基層的綠色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