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普大眾,健康中國行”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了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白馬社區,成功舉辦了食品安全科普宣講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高社區居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飲食的認識,進一步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的指示精神。

在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們圍繞肉品健康、乳糖營養、農產果蔬、發酵食品、膳食指南寶塔以及反食品浪費法等六個方面,通過PPT講解、科普視頻播放、問答互動及問卷調研等多種形式,向社區居民普及了食品安全與營養的相關知識,居民們都熱情高漲,積極參與互動。

活動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不僅詳細講解了食品的挑選原則、不同食品的營養價值和保藏方法,還科普了食品變化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常見食品的健康做法。在問答環節,一位阿姨分享了自己通過聞、按、看三種方法挑選肉品的經驗,得到了現場居民的強烈共鳴。一位小朋友則分享了敲擊西瓜挑選熟瓜的技巧,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通過科普宣講,社區居民們對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家庭制作食物過程中的衛生操作得到了進一步規范,同時也加強了對食品安全保藏與食品營養搭配的認識。居民們紛紛表示,以前對食品中的化學物質感到抗拒,通過科普才發現生活中食品的保存加工中就蘊含著化學知識,食品安全也都有跡可循。

此外,實踐團成員還詳細介紹了《反食品浪費法》,呼吁社區居民珍惜糧食,節約與愛護資源。這一環節得到了居民們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減少食品浪費。

活動尾聲,實踐團成員們下發了調查問卷,收集居民們對食品安全健康的認知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居民們對健康食品的選擇認知更加清晰。同時,實踐團還開展了過期食品置換活動,居民們將家中過期的食品帶到現場進行以舊換新,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此次“食普大眾,健康中國行”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南京市浦口區白馬社區的科普宣講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還促進了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師生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健康中國的號召,未來他們將繼續在全國各地開展科普講堂,為構建食品安全與健康中國的美好愿景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