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瑪曲:深化宣講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4年7月13日至2024年7月19日,西北民族大學23級社會工作研究生班6位同學赴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成功舉辦了一場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宣講教育實踐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強民族團結,提升基層群眾的共同體意識。此次活動由6位同學通過訪談居民。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根植于各族群眾心中。
甘南州地處甘青川三省接合部,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的民族地區。近年來,甘南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此次宣講教育實踐活動,正是甘南州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強基層法治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
一、精心籌備,啟航瑪曲
活動籌備初期,宣講團成員們便積極行動起來,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題,精心設計了宣講內容。他們深入研讀黨的民族政策、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及瑪曲縣地方特色,力求使宣講內容既具有理論深度,又貼近群眾生活。
活動于近日在瑪曲縣多個鄉鎮、寺院、村(社區)同步開展,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送到群眾身邊。宣講內容涵蓋文化認同,價值認同,國家認同,政治認同。在宣講過程中,成員不僅詳細解讀了四個認同的概念,還精確傳達五十六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精神。
二、深入基層,情暖瑪曲
隨著宣講團的到來,瑪曲縣的大街小巷充滿了歡聲笑語。宣講團成員們分赴各鄉鎮、村落、學校及寺院等地,通過訪談居民,征得居民的同意,舉辦專題講座、開展互動游戲等多種形式,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播撒在瑪曲大地。
宣講團成員們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文化傳承及各民族團結互助的感人故事,他們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間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這些生動的講述,讓村民們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更加珍惜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宣講團成員們與當地中小學生親切交流,共同探討了青少年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責任和使命。他們通過播放宣傳片、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歷史觀、國家觀,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熱愛家鄉的深厚情感。

圖一:團隊成員與宣講對象合影:岳少輝攝

圖二:團隊成員與當地宣講對象合影:韋彬攝
三、成效顯著,共筑夢想
經過為期一周的宣講活動,瑪曲縣的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同。他們紛紛表示,要更加珍惜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積極投身到建設美好家園的實踐中去。
宣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族群眾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也激發了他們參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熱情。許多村民表示,將把宣講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理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四、展望未來,砥礪前行
此次宣講教育實踐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甘南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基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甘南州將繼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引導各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在甘南這片多民族共居的熱土上,民族團結之花正在常開長盛,各族群眾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攜手共繪民族團結進步的新篇章。

圖三:團隊成員與宣講對象合影:岳少輝攝
瑪曲縣的草原上留下了宣講團成員們堅實的足跡和溫暖的笑容。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為瑪曲縣乃至甘南州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攜手共進、砥礪前行,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通訊員:唐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