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小魚信箱”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多方聯系與籌備后,應邀前往菏澤市,與青年志愿者協會李副會長在優雅的茶室環境中展開了一場關于留守兒童關愛項目的深入交流。雙方圍繞“小魚信箱”項目的多個層面進行了愉快的探討。
在此次交流中,實踐團首先詳細闡述了“小魚信箱”項目的核心內容和運作流程。與此同時,李副會長介紹了菏澤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旗下頗具影響力的“小荷學堂”項目,該項目通過大學生志愿者支教,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已在菏澤市取得顯著成效。雙方就主要四個方面進行了溝通。首先,實踐團介紹了“小魚信箱”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李副會長則分享了“小荷學堂”項目的成功經驗,雙方探討了兩個項目之間的共同點,并就可能的學習借鑒點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又就留守兒童的優點進行了分析,如獨立自主和責任感,同時關注到他們在初中階段可能因教育問題和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而產生的莠性轉變。實踐團隊長指出,留守兒童與大學生之間存在共同點和差異。他提出,在擴大“小魚信箱”服務范圍時,應從哪些方面著手,以更好地關愛這一群體。
實踐團成員認為,“小魚信箱”項目通過大學生志愿者寫信與留守兒童互傳信件,旨在守護他們的精神家園。他強調,留守兒童因長期獨立生活,培養了較強的自理能力,但同時也面臨情感問題。項目在定陶區的成功經驗為未來跨區、跨市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這也對組織成員和對接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他們表示,不論是哪里的留守兒童,他們因父母長期在外,獨立自主能力得到鍛煉,能自己處理許多生活事務,并在家庭職責上展現出責任感。然而,長期的分離和孤獨感可能導致他們產生情感問題,如焦慮、抑郁、放縱和自卑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未來發展。
李副會長對“小魚信箱”項目的運作模式和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項目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他強調,應加強公益組織的統籌協調能力,構建健康有序、多元合作的公益生態和治理格局,以激發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
為了進一步推動項目發展,李副會長決定于次日邀請實踐團成員前往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辦公室,與協會王會長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溝通。雙方期待通過此次交流,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創造更多可能,共同書寫關愛留守兒童的新篇章。
此次交流活動,不僅加深了山東理工大學“小魚信箱”實踐團與菏澤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了解與合作,也為推動留守兒童關愛項目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來的日子里,雙方將繼續攜手共進,為更多留守兒童帶去關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