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7月8日至9日,福建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溪夢行吟•崇陽水韻”實踐隊深入武夷山市崇安自來水有限公司東溪水廠、福建武夷山水務有限公司與東溪水庫,開展了深入的實地調研,了解水質凈化過程,采集水樣進行分析、進行公眾滿意度問卷調查與訪談。
實踐隊員首先來到了武夷山自來水公司,這里是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源頭。在東溪水廠廠長李閩川的引領下,隊員們深入了解了自來水的取水、沉淀、過濾、消毒等一系列凈化工藝流程。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每一個環節數字賦能進行無人中樞管控、依托智慧供水云平臺系統加強數字化支撐,以及如何嚴格把控水質標準,確保出廠水的安全和優質。隊員們一邊認真傾聽,一邊仔細觀察著巨大的沉淀池、高效的過濾池和現代化的消毒設備,并在取水口進行采樣、測取場內水質——pH為7.54、濁度為0.064等,比較得出水廠的凈化已經達到了純凈水標準。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水樣采取與檢測。由吳瓊瑤拍攝
在福建武夷山水務有限公司,隊員們沿著污水處理流程,依次參觀了格柵間、曝氣池、二沉池、污泥處理車間等設施,深入感受污水一系列復雜處理工藝,親自見證了水體逐漸由污濁變得清澈,到最終達到排放標準后重新回歸自然的過程。工作人員耐心地講解了每個處理單元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讓隊員們明白了污水處理對于減輕水環境壓力、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意義。同時,隊員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親自參與了部分指標的檢測實驗,并從其實時監測系統中得知污水處理后的酸堿度(pH 值)、溶解氧(DO)、化學需氧量(COD)、氨氮等數據。
“污水處理廠原來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樣臟,這里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一個值得大家見習、科普的好地方。”實踐隊員林雯雯感慨道。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污水檢測。圖為吳瓊瑤拍攝
在東溪水庫,實踐隊員們跟隨著徐竣副主任來到大壩上感受河流上游清澈的水質與宜人景色。據悉,東溪水庫作為武夷山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坐落在離東、西溪匯流口上游7km處的東溪上,壩址流域面積554 K㎡,多年平均徑流量6.623億m³,是武夷山市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水安全保障的重點區域,關乎著武夷山市飲用水安全。“這的魚類豐富,生態優良,同時我們還配備有實時水情測報系統,能及時發現水庫的變化。”他介紹到。緊接著,實踐隊員們乘著游艇來到水庫中央與水源源頭取水口采樣點進行樣本地采取與測量。
實踐隊還積極開展了公眾滿意度問卷調查,對相關專業人員進行了訪談。訪談中,專業人員分享了他們在水質凈化和水資源保護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他們強調,“水資源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努力”。
通過這次深入調研,實踐隊員們收獲滿滿,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深刻認識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未來,他們將把所學所悟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守護一方清水繼續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呵護下,武夷山的水會更清,景會更美!
學校:福建師范大學
撰稿人:曾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