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2023-2024年寒假期間國債量化投資策略研究小組組員通過研究前期調查問卷的結果確定了要制作的理財產品的方向并進行研究,理財產品由本組組員研究出來,最后在社區內進行推廣,順利完成了本次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首先,組員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經過嚴謹的討論,確定了要制作的理財產品的方向,并做好了項目下一步的分工。產品研究的大致方向即以卷積神經網絡為依托,同時可以通過收集到的企業新聞、政策變化等方面的內容來預測國債收益率變化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理財產品。然后,由王培霖同學、李宜函同學向專業老師詢問該研究方向的指導意見,經過深入的交流理解,專業人員對我們的研究方向和理財產品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更深入的修改意見。隨后,由李瑞洲同學、李嗣方同學進行該理財產品研究,二人相互合作,積極討論,同時翻閱網絡文獻,攻克難關,最后成功通過大數據算法對收集到的各類影響國債收益率變化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最終的算法產品,經驗證,模型在30個測試數據點的漲跌預測中有70%以上的準確率。該理財產品預測債率準確性高,有較強的時效性,同時也會收集有關國債的新聞,能給予群眾較為準確的理財建議。在最終的理財產品出來以后,由本組組員到社區中進行報告。“聽完報告后,我認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同時也弄清了國債到底是什么。”一位社區的老人聽完報告后感嘆到, “在平常我也要提高理財的意識了,孩子們講的非常好。”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完滿結束,在此次活動中,小組組員進行了理財產品的研究,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了對國債理財的深入理解。“相信本次社會實踐的研究項目一定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其社會價值。”李瑞洲表示。
圖:鄭喜宸
文:李宜函
來源:數學與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