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政策與保證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技術,2月3日至2月4日,綠水青山調研團成員侯岱辰赴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檢測中心展開調研,并對濟南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隊長紀發文、生態與遙感室副主任楊曉鈺進行了交流訪談。
3日上午,侯岱辰在工作人員的帶領和講解下,參觀了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成果展覽。了解到山東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衛星遙感等技術的支持下,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3日下午,在生態與遙感室的統一組織下,侯岱辰觀看了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成果報告會。報告會上,聊城大學的原寶東教授進行了關于黃河流域山東段水鳥與棲息地調查的報告,表明在水鳥觀測中生物多樣性發展,在棲息地調查中12個樣區棲息地面積變化穩定,環境質量穩步改善,體現了黃河流域水質的改善與治理成果的環境效益。4日上午,在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檢測中心專家的指導下,侯岱辰對于省委及市委有關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黃河水質治理成效得益于政策支持、科學統籌,嚴格監管和模式創新,是各行各業通力合作的成果。
本次調研活動的開展幫助團隊具體了解一市一地的流域治理工作,獲得了寶貴的實際治理經驗,收集真實有效的第一手數據,團隊成員提高了躬行實踐的探索精神,深入了解了黨政機關流域治理政策與創新技術,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文/綠水青山調研團 圖/綠水青山調研團)
2024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