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社區自治工作,協助物業治理活動,解釋“業主拒繳物業費”現象背后的緣由并提出相應對策,7月20日至30日,蘇州大學“問渠尋源——蘇州業主拒繳物業費社會調查隊”前往蘇州市石湖天璽小區進行實地調研。調研形式涵括發放問卷、采訪相關負責人員、參與跑票等,調查隊隊員們走訪社區一線、聚焦民生問題、關注業主需求,足履實地,風雨無阻,在基層社區中實踐所學,為改進基層群眾自治工作探尋良方。
圖為實踐隊成員合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蓬勃發展,黨和政府積極相應基層廣大人民群眾自治訴求,主動推進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真正保障了“人民當家做主”。在基層自治中,人民群眾參與意識在普遍提高,但仍有部分居民意識淡薄,甚至出現不配合治理工作的情況。此種現象亟待改變,但急于求成,則易過猶不及。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解決實際困難,才是應有之道,這也是調查隊隊員們調研時秉持的原則。
7月20日上午,調查隊隊員受邀前往蘇州石湖天璽1期小區業委會辦公室,參與該小區的業主大會啟動儀式。隊員們認真聽取了業主大會主持人對于大會流程的介紹,包括投票表決通過社區治理相關草案、征求業主意見,并明確了全體業主投票的形式。整個流程刪繁就簡,靈活高效,隊員們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抽象的理論于實踐中落實需要的周全與嚴密,“紙上得來終覺淺”,知識只有與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另外,隊員們也見證了此次業主大會的封箱儀式,感受到社區工作人員與業主們對于社區治理工作的關心與投入。業主與社區組織共同治理、攜手并進,有助于提升民生服務,增強社區凝聚力,保障居民的共同利益,建立一個民主、和諧、穩定、可持續的社區。另外,考慮到部分業主對投票軟件或智能手機的不熟悉,隊員們了解到社區貼心地準備了“蘇易登”宣傳頁,并由專人發放到戶,以供全體業主學習。主持人表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活動的開展在技術的加持下往往更快捷方便,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趕上技術的浪潮,此時就需要社區充分考慮,為這部分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務,確保他們不會在活動過程中邊緣化,提升其參與感,切實保障全體業主的權益。
圖為調查隊成員為業主介紹投票方法
7月29日,冒著炎炎烈日,調查隊隊員再次趕往石湖天璽小區進行調研工作。早在半個月前,隊員們就開始了此次調研活動的籌備,通過對實踐背景、物業相關的法規制度和實際矛盾的學習以及與律所積極的溝通,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調查問卷和采訪稿,制定了完整的實踐流程,為本次調研活動的有序正常開展奠定了基礎。當日,參與跑票的隊員穿上學院志愿者馬甲,帶上工作牌,挨家挨戶地上門跑票,發放宣傳單。隊員們需要介紹自己的身份,說明此次跑票的目的,告知操作流程,并號召業主們進行投票。實踐過程中,大部分業主愿意配合隊員們協助物業治理的工作,并對隊員們的調研活動進行了關心和支持,也有少部分業主與業委會,物業有關的事情出現漠視甚至敵視的態度,給跑票工作帶來困難。但這并沒有使隊員們受挫,讓他們知難而退,反而激發了隊員們的斗志,引發了對“業主-物業-業委會”三者之間關系的深入思考。借助協助跑票的機會,隊員們邀請業主填寫此次調查的問卷,了解業主們對于物業治理的看法與建議。隊員們因此知悉了業主自治中業主參與熱情不高,物業管理中以維修翻新為由增加收費名目等情況,由此隊員們可以根據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探索調研的主題——“業主拒繳物業費”背后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圖為業主填寫調查問卷
29日下午,隊員們對小區業委會的成員衡先生和主任王先生進行了采訪,在與他們的溝通對話中,隊員們了解到本小區大部分業主都具有比較強的規則意識,幾乎不存在拒繳物業費的情況。同時,對于“什么情況下可能可以拒繳物業費”的問題,衡先生與王先生分別認為在房屋空關等業主實際不享受物業服務和物業服務質量太差的情況下,拒繳或少繳物業費或許是可以理解的。30日上午,實踐隊員采訪了小區的物業主管人員。主管人員表示,本小區屬于定位相對高端的小區,業主素質較高,物業服務也較為完備,因此物業費按時繳納率達到95%以上。對于不繳納物業費的業主,物業公司會首先催繳并了解業主拒繳原因與訴求,對于拖欠物業費的業主,用律師函的方式進一步催繳。
圖為隊員采訪物業負責人
圖為隊員采訪業委會成員
基層社區對社區治理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提供民生服務,培養公民意識,傳承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給人們提供一個和諧、安全、有序的居住環境。在本次“蘇州業主拒繳物業費”的調研活動中,隊員們走入基層社區,以滿腔熱忱和求真態度探索“沉疴痼疾”的誘因,用專業知識協助物業治理,為構建美好社區貢獻了青春力量。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時光奔涌向前,調研隊隊員的腳步將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