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早晨,陽光傾灑,迎著盛夏的驕陽,華北電力大學法政系“情暖童心”實踐團隊為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大悲鄉學周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平安童年”主題安全教育課程,幫助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構筑安全觀念。
課程伊始,志愿者以“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引入,向孩子們介紹自然界中企鵝和螳螂的誕生過程,以及母親孕育的艱辛,啟示孩子們——生命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財富。生命來之不易而我們的生活中的危險卻無處不在,因此關注生活中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
隨后,志愿者講解生活中常見的安全問題。結合交通安全、校園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用電安全、疾病安全等多維度安全情況,志愿者以生動地案例讓孩子們了解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情形,從而更直觀的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學習應對每種危險的具體防范措施并時刻關注身邊的安全隱患,力求讓每一個孩子在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上都得到提高。
講解過程中孩子們聚精會神、認真投入、積極互動。交通安全方面,志愿者通過講述交通安全常識、法律法規等形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通過圖片、視頻資料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們提高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另外,基于暑期這一特殊時段,志愿者著重教育學生做到防溺水“六不一會”。孩子們齊聲念讀:“一、不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三、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四、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五、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六、不會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學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安全與教育并重,健康與成長同行。孩子們紛紛表示,在校內外和出行中會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私自進入陌生水域游泳,確保自身安全。
隨后,志愿者根據本節課程主題,設置了安全常識問答環節。孩子們踴躍發言,積極作答。“看到他人溺水,可否自己下水救助?”“不能。”“遇到火災時可以乘坐電梯逃生嗎?”“不能。”“看到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可以食用嗎?”“不能。”在孩子們一聲聲確定的回答中,志愿者們倍感欣慰。通過問答環節的檢驗,安全課程教育有所成效。孩子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最后,志愿者們給孩子們發放安全常識清單,帶領孩子們朗誦其中內容。朗朗童聲響徹校園,安全意識也縈繞腦海。至此,本次安全主題教育課程圓滿落下帷幕。
生命誠可貴,安全價更高。安全教育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少年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涉及億萬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施。保障他們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職責,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責任重于泰⼭。未來,法政系“情暖童心”團隊將持續前往多地開設安全教育課程、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為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童年保駕護航。
作者:魯子涵
供圖:楊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