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進社區,治理與法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目標,普及法律常識是我國法制教育的重大措施。社區治理需要與法同行,社區居民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法律知識。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浙江理工大學法政新傳學院社區管理委員會“自治章程依法而立,社區治理與法同行”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杭州市臨平區運河街道亭趾社區就反詐騙、消費權益、社區自治三個方面對社區居民開展了一場法律相關的宣講活動。
在反詐騙方面,我們主要向居民介紹了網絡詐騙的概念及其典型案例,然后宣講了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法律規定及網絡詐騙的應對方法;在消費權益方面,我們向居民宣傳了消費者用法律正確維權的方法以及一些消費者權益小常識;在社區自治方面,我們分什么是居民自治、居民自治的社會制度以及自治的意義三個部分進行了宣講。我們實踐團希望能夠通過本次宣講,幫助該社區居民提高網絡詐騙防范意識,提升自身作為消費者維權的意識以及作為社區居民的社區自治意識。
在本次宣講活動的過程中,亭趾社區工作人員熱情且友好,為我們實踐團宣講活動的開展幫助頗多,居民觀眾友善且配合,聽得認真、記得認真,頻頻點頭表示贊同。宣講活動不僅鍛煉了我們實踐團成員的能力,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間緊密聯系的溫馨氛圍。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認識到社區居民愿意了解學習與自己日常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對普法類講座持積極支持的態度,同時社區工作人員也愿意聯系大學生實踐,讓青年人深入社區開展知識宣講之類的活動。社區中的中老年群體往往是跟不上網絡世界,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的群體,要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切實深入社區的普法活動作用重大。普法進社區,治理與法行,讓社區群眾徜徉在法律氛圍里,讓社區治理依托法律而展開,也是推動我國法律普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舉措,我們也應當更多地開展相關普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