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革命先烈,繼承英雄遺志
為調研黨在丹鳳的發展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長安大學赴商洛“以青春之我,助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活動最后一站來到丹鳳革命烈士陵園。
北倚靠鳳冠山,南臨丹江河,丹鳳縣人民政府于1953年在鳳冠山下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內共安葬了109名革命烈士的忠骨,每一位革命前輩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為祖國解放和人民幸福做出不懈努力。除此,園內風景秀麗,莊嚴肅穆,含有牌樓,屏風,紀念雕塑,紀念塔,仿明六角亭,歷史文化長廊和革命斗爭展覽室等標志性建筑物。
實踐團隊來到青山下,成員跟隨講解者參觀烈士陵園,了解上世紀時期丹鳳縣共產黨支部的建成歷史,學習到丹鳳是鄂豫陜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的中心。丹鳳作為一個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和文化傳統,是商洛地區最早建立黨組織的地區。園內特設早起共產黨人建設丹鳳所用物品展覽,講解員為隊員細細解釋每一物品的特殊含義,其中團隊成員對土地革命時期的鐵鍬等農具表現出莫大興趣。
廣場巨大的“庾家河戰斗戰前指揮現場”石雕十分引人注目,雕塑了戰士們對著地形圖討論戰斗策略的場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經過長征在庾家河鄉后與國民黨軍發生了一場險惡的斗爭,經過艱苦奮戰,反復沖殺,終于獲得勝利。這場戰斗有力打擊了國民黨的圍剿,結束了中共能鄂豫皖省委和紅二十五軍歷史20多天,長驅1800余里挺進陜南的戰斗歷程,為創建鄂豫陜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最后,團隊成員與講解員一起祭拜英雄陵墓,聆聽他們令人熱血沸騰的革命故事。這109位革命先烈,有實名,有佚名,然而無論如何,人民永遠記掛他們,永遠銘記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每逢清明等重大日子,民眾會自發攜帶鮮花來祭奠英靈。
調研過革命歷史,祭拜過人民英雄,實踐隊員愿如革命烈士陵園中標語“褒揚先烈,啟迪后人”所示,緬懷革命先烈,繼承英雄遺志。至此,為期五天的長安大學赴商洛丹鳳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完成。
- 紅路同行!大連理工大學學子傳承紅色基因
- 為進一步弘揚紅色精神,筑牢紅色根基,7月1日—7月28日,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紅路同行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赴
- 09-07 關注:2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