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第十屆啟航計劃”中赴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隊伍的學生,開始了為期兩周的科研交流。此次交流旨在幫助學生深入挖掘科研潛能,促進高校學生之間交流合作。作為成員之一,我也記錄了這段經歷中我個人的感悟。
尋寶篇——質粒的構建與提取
質粒的構建與提取,是生物學實驗最基礎最根本的實驗操作之一。其本質是要將目的基因導入質粒中,并將成功導入目的基因的質粒進行篩選。而在這一過程中便如同尋寶一般,懷揣著對收獲目標質粒的渴望,我和師姐對這一過程投入了飽滿的熱情。感受最深的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敬畏:酶切時的精準計時、連接時的溫度控制、提取過程中的離心平衡,每一步都需屏息凝神。當電泳條帶出現預期單一條帶時,那種如獲至寶的欣喜難以言表。這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耐心的修行,在微升級別的操作中,見證著生命密碼的重組與新生,每一次成功都是對科研初心的最好詮釋。
探索篇——免疫熒光染色
在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免疫熒光染色時,我如同初到細胞王國的小萌新,在師姐的指導下,用一束激發光喚醒沉睡的蛋白密碼。實驗過程充滿“步步驚心”的考驗:從抗體濃度的精細滴定,到封閉孵育的耐心等待,每一步都決定著最終圖像的成敗。當黑暗的熒光顯微鏡下,第一次清晰地看到細胞中發出特定熒光的目標蛋白時,那份驚訝與欣喜讓師姐與我永遠無法忘懷。它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在微觀尺度上對生命奧秘的探尋與藝術呈現,將無形的生命過程化為璀璨的視覺詩篇。
挑戰篇——小鼠的解剖與肝細胞分離
解剖操作,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需要克服內心恐懼、不忍、猶豫等多重復雜的心情,保證讓盡可能少的實驗動物少受解剖過程中的痛苦折磨,順利完成肝臟的提取。而當我真正戰勝種種心情的阻撓后,伴隨著灌流液成功注入肝臟,看到組織由暗紅變為鮮紅,那一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分離出的肝細胞在顯微鏡下如晶瑩的珍珠,是后續研究的寶貴材料。這不僅是技術操作,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探索,在微觀世界里,為揭示生命奧秘打下堅實基礎。
或許科研正是如此,在由未知迷茫通向豁然開朗的路總是彎彎繞繞,充滿泥濘與挑戰。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原本的倔強與自信逐漸被磨平了棱角。但我堅信,只要能夠埋下身子,肯于刻苦鉆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內心本源深處的信仰,終將收獲屬于自己的科研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