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傳承潛力,“非遺文化推廣,賦能鄉村振興——廣西玉林市博白采茶戲的推廣調研”項目團隊負責人黎海燕寒假期間跟隨帶隊老師赴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民間文化藝術保護傳承和展演中心開展實地調研,聚焦采茶戲演員日常訓練及歷史成果梳理。
調研中,團隊走進排練廳,近距離觀摩青年演員的身段訓練與唱腔練習。演員們通過程式化的步伐、手勢及表演,生動展現采茶戲“三小戲”的詼諧特色。團隊成員全程記錄排練細節,拍攝訓練影像,為后續采茶戲表演技藝的數字化存檔與教學推廣積累素材。
在展演中心榮譽展示墻前,團隊查閱了博白采茶戲的歷史資料,拍攝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牌匾及歷年國家級、省市級展演獎項等證書。展示墻上的榮譽史料記錄了采茶戲從茶農勞作歌舞到舞臺藝術的演變過程。團隊成員還通過《綠珠女》《梁祝》等經典劇目的演出劇照、角色造型圖及傳承人影像資料,進一步了解采茶戲的舞臺實踐與人物塑造特色。
此次調研中采集的影像與圖文資料或將為采茶戲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提供基礎素材。團隊計劃結合采茶戲的程式化表演特征與文旅產業需求,探索方言劇目創新、沉浸式展演等推廣形式,嘗試為這一傳統戲曲的活態傳承注入新活力,同時拓展非遺文化在鄉土景觀中的傳播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