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至8日,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醉美黃家塘,共富新工坊”實踐團赴天臺縣雷鋒鄉黃家塘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圍繞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依托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優勢區位,助力鄉村振興,構劃未來鄉村,探索黃家塘村的可行發展之路。
千年古窯坊,揚帆再起航
“年輕人參與到鄉村建設,不可避免會遇到矛盾,所以要早一點去村里走走看看,增進對村莊的了解,這也有利于未來的工作開展。”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雷鋒鄉黃家塘村的羅迅雷書記這樣說道。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考察、面對面座談、走訪當地村民等方式,了解到黃家塘村的目前收入以茶葉、蜜梨、民宿等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為主,近年來已順利建成了宋窯遺址公園、大愛城歡樂谷、朱莉的農場、水上樂園等旅游項目。黃家塘村在大力發展文旅產業的同時,從環境衛生改善、服務水平提高、農業增效增收、村民素質提升等多方位穩步推進,著力打造生態建設、文化弘揚和經濟發展齊頭并進的新型鄉村。
黃家塘村黨支部書記羅迅雷告訴我們,黃家塘村從2008年開始推進鄉村生態化建設,通過改造露天糞坑,并將豬舍等畜類養殖活動集約化處理,做到“人畜分離”。2011年,村子以宋代的陶瓷遺址為抓手,建立宋窯遺址公園,朝著旅游業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當地鄉村旅游業的開端。隨后為了進一步提升村子的知名度和經濟效益,黃家塘村于2014年開始實施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項目,“朱莉的農場”就是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對于黃家塘村未來的具體規劃,羅書記提到,他們將主要聚焦于兩款產品:一個是窯,他們打算做輕奢的茶具酒杯等產品,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創產品;另外一個是今年新開發出來的新款紅曲酒,后期他們將不斷提高制作標準,發揮工匠精神,讓紅曲酒從作坊走向商超,打造黃塘村自己的百年品牌。“我的想法就是,必須做好兩個產業,才能讓富裕的活水流起來。”羅迅雷書記說道。
探千年古窯,品宋韻之美
黃家塘古窯是臺州市三大北宋民窯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面積約5000平方米。為深入了解相關歷史文化,實踐團開展參觀黃家塘宋窯青瓷博物館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實踐團成員通過聆聽宋窯青瓷的發展歷程及生產工序、欣賞出土的各類瓷器、瓷片和制作器具,親身體驗瓷器制作等方式,在參觀和體驗中領悟青瓷的文化魅力、增強了對青瓷歷史文化的了解。
講解員金良志告訴我們,黃家塘村中曾出土宋朝青瓷碎片,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當地宋窯青瓷文化,黃家塘村建立了全國首個村級青瓷博物館。同時結合清廉村居的建設,將青瓷所蘊含的“清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特質與“賞青瓷、學清廉”的廉政文化相結合,建設廉政文化體驗地。
助力創共富,農場在行動
“朱莉的農場”依托優秀的地理位置,在團縣委的指導下,積極融入青春元素,打造休閑、游學多功能平臺,獲評省級青創農場、市級示范“共富工坊”。
當下消費者偏好靈活自由的出游方式,體驗式農場的出現也促進了鄉村休閑旅游,在農業發展的新模式下,現代化生態循環農業以“體驗式農場”的形式出現。在林秀勇農場主的分享下,我們得知“朱莉的農場”仍以農業發展為主,通過土地流轉,將小田變大田,輔之以機械化手段,高效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構建多產業鏈支撐的生態農業循環產業,形成現代化生態農業的良性循環。同時,農場還增設了崗位吸收當地村民就業,實現村民多元化增收。在打好“綠色生態牌”的同時,帶動當地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豐富城鄉消費鏈條,為鄉村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
朱莉的農場“綠色+體驗+循環”的經營模式帶動當地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解決農村閑置的土地,閑散的勞動力、剩余的農副產品等“三閑”出路,為鄉村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實踐團也從此行中儲備了實踐知識,汲取了共富經驗。
黃家塘村依山傍水、鐘靈毓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按照“揚生態之長、做山水文章、興綠色產業、強一方經濟”的總體思路,以“一業融五化”、“全域旅游化”為契機,充分挖掘生態環境和文化底蘊優勢,相信黃家塘必將成為美麗鄉村建設道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實踐團也將繼續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助力未來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