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網民參與軍訓服選擇:數字狂歡背后的權益失衡反思
近日,山東某高校發布了一則新生軍訓服選擇的文章,由于6個參賽作品“各具特色”,吸引了上百萬人投票。數據顯示,截止5月24日中午12點投票結束,共有超300萬人參與,其中,6號作品更是獲得了272萬余票,以壓倒性“優勢”獲得了此次投票的勝利。目前,校招生辦回應稱,活動是官方組織的,是否真穿還不清楚。(5月24日 極目新聞)
回歸此次事件發生的原因,一則簡單的高校新生軍訓服選擇如何發展成超百萬人參與的投票,是因為數字技術的助力。6件參賽作品的風格特點讓部分網友感到獵奇,他們便將此次投票活動的頁面錄屏視頻發布到個人社交平臺,而引起了眾多網民關注,于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便紛紛加入投票,導致了此次超300萬人參與的軍訓服選擇投票的出現。
軍訓服選擇作為學校的“私事”,在大眾媒介的發酵下變成了群體選擇的狂歡,玩笑之余,其背后的權益失衡問題更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與警惕。一方面,學校發布軍訓服選擇的初衷是為了聽取在校學生的意見,為25級新生入學軍訓提供更“民主”的軍訓服選擇,但這種“民主”選擇卻變味發展成網友添亂的結果,潮涌般的傾向性“選丑”淹沒了學生的真實心聲,那些“你們是選了,我今年9月份是真的要穿”的評論成為新生無力的呼喚。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只是涉及新生軍訓服的選擇,若在一些涉及學生更高權益的問題上任由網民“兒戲”,那所謂的民主就成為了“網絡暴力”,也就沒有了客觀公正一說。近年來,數字技術的進步提升了學校的管理能力,以微信公眾號平臺為媒介的投票活動數量增多,其中廣泛涉及校園比賽活動、學生偏好了解等內容,這些投票活動以其便捷性獲得青睞,但若這些選擇收到網民影響,那比賽的公平性如何保證,學生的權益又如何保障?
雖然目前是否會選擇網民選出的軍訓服作為新生軍訓校服尚不清楚,但無論如何,此次投票都影響了學校的正常運行,網友“添亂”式投票給學校和學生都帶來了麻煩。為了預防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需要多方攜手共治,作為微信公眾號平臺,要持續優化完善平臺機制,豐富投票機制的作用范圍,對于一些需要限制人員的投票,可以設置類似于地點范圍內的定位機制,或者是特定的投票規則,避免無關人士混入擾亂投票秩序;另一方面,作為使用者的學校要提升應對能力,及時對非常態事件進行風險應對,避免出現混亂失衡的情況;此外,作為“民聲”的學生和家長要學會發聲、善于發聲,積極捍衛自身權益,不落入“網絡暴力”的漩渦之中;同時,作為網民,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風添亂,影響學校正常運行秩序。相關部門也要積極作為,打擊“刷票”行為,保障學校和學生權益。
此次事件是否值得“上綱上線”的背后,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網民意見裹挾真實意見的現象,數字狂歡的背后,更是權益失衡的挑戰。
- 四年同窗好友
- 輕聲細語纏綿了時光,輕彈淺唱黯淡了流年。那些明滅相隨的離合悲歡,都在這一季里化作一紙云煙。
- 05-22 關注:5
- 四年
- 因為你說過:”丫頭,我等你四年“,所以我一直傻傻的期待,從未改變。
- 05-22 關注:5
- 感受自然
- 懶惰的自己終于起了個早,發現六七點的清晨空氣如此清新,在這炎炎夏日里,還能有比這更清爽更愜意的氣息嗎?
- 05-22 關注:5
- 穿越盛唐,這些唐詩大家你都認識嗎?
- 談起唐朝,我們就會想起唐詩。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映著窗前明月穿越盛唐,我們是幸運的。唐朝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一共經歷二
- 05-15 關注:5